资源简介 《声情并茂——声音与动画交互效果》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大连理工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十三课《声情并茂——声音与动画交互效果》。本单元主要用Flsah 8软件,综合运用相关技术,制作画面清晰、动感十足的古诗动画短片。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制作出生动的动画效果,但是一个完整的古诗词动画作品光有生动的动画效果是不够的,加上恰当的古诗朗读配音和优美的配乐,有声有色才能更加感染观众。本课主要是教学生如何为动画作品添加声音,并合理实现动画交互效果,进而优化动画短片。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Flsah 8软件的学习,学生对整个软件已经有了较系统的了解,本课为了使动画更具完整性,增添动画的生动与可欣赏性,从学生兴趣入手,为动画添加声音素材,学生从自主探究、交流中体验获取新知的乐趣。让学生尽可能摆脱教材的束缚,自己录制诗词朗读声音文件,选择袭击喜欢的乐曲,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大胆设计,创作出属于自己特色的动画作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Flash中可以导入常见的声音格式。 (2)能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录制声音文件,给动画添加合适的声音。 (3)掌握处理声音和设置声音属性的方法,了解各种音效设置及其作用。 (4)熟练使用动作语句控制多媒体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际需求,逐步探究为FLASH动画添加声音的方法与技巧。 (2)通过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悟合适的声音素材对多媒体作品的烘托作用,培养学生美的鉴赏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掌握为FLASH动画添加声音的方法,能够设置合适的声音属性表现效果。 五、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需要为FLASH动画添加、编辑声音效果。 六、教学准备 学案、微视频、素材文件、教学课件。 七、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演示教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生示范。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经过前两节课的努力,同学们已经制作出了“动”感十足的古诗词动画短片。最终同学们推选了两个优秀的作品。(边说边播放“小池.swf、早发白帝城.swf”) 看完这两个动画,你们感觉如何?有什么想法吗? 是的,一个完整的动画,不但要有生动、丰富的内容,还应该添加恰的声音。本节课,我们就来为这两个动画添加声音。(屏幕广播课题“声情并茂——声音与动画交互效果”)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没有声音,要是能配音、配乐就完美了。) 让学生了解到多媒体作品不仅要有优美的画面,还要有动听的声音,感悟声音在动画中的重要性。 3分钟 二、讲授新知 (一)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 声音文件有很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文件都能被Flash软件支持。首先请同学们参照学案提供的路径,打开“D\声情并茂\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wps”,自主阅读,了解几种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及被Flash软件支持的三种音频格式,并将学案上的“知识小百科”填写完整。 找一名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二)在Flash中导入并调用声音文件 任务一:为动画配音 1、声音的导入及调用 要想让我们的古诗词动画实现朗读的效果,首先我们要准备一段合适的诗词朗诵音频文件。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当一次小小朗诵者,为自己的动画录一段音频,并将其添加到动画中。 我们曾经学过一款Windows系统自带的录音应用程序,是什么呢? 是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参照学案“任务闯关一”提示步骤,结合教材第99、100页,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人朗读,录一段诗词朗读声音文件,组内其他成员共享此声音文件,并将此声音文件添加到动画中。 提示: 1、在Flash中导入音频文件与导入图片的方法相同。 2、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导入到库的音频文件添加到动画作品中。 找一名学生到教师机演示讲解。 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任务二:为动画配乐 2、设置声音的属性 一部好的Flash动画,不但要配有言语表达的声音,其背景音乐也能恰当的表达动画主题的意境,为动画烘托气氛。 课前老师给同学们选了几首非常优美的乐曲,这些乐曲哪一首更适合放在你的动画中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参照学案上“任务闯关二”描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乐曲添加到动画中,尝试改变“属性”检查器中“同步”与“效果”中各选项的设置,看看效果有何不同? 想一想,如何设置声音属性,更适合我们的动画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操作演示,并找一名学生读一读101页的“日积月累” 3、编辑声音 教师测试影片。 问:插入音乐与动画是否同步,如果不同步时该怎么做?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编辑封套”来编辑声音:用开始控件、结束控件截掉无用的部分,用控制柄调节音量的大小。 请同学们参照教材102、103页进行编辑。 教师适时监控学生的操作情况,对于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辅导。 找一名学生到教师机演示讲解。 教师补充讲解。 (三)保存并测试影片 学生参照学案打开“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wps”,并将学案上的“知识小百科”填写完整。 说出正确答案。 学生思考、回答 (录音机) 小组讨论,推选朗读者,录制声音文件。 回忆图片的导入方法,小组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导入调用声音,遇到困难也可观看微视频进行解决。 (优先完成的前三组各加一分) 学生演示操作。 学生参照学案,结合教材P101、P102,大胆尝试,积极动手操作实践,总结不同的参数设置的不同效果。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集体描述操作过程。 和老师、同伴交流解决音乐和动画不同步的方法,结合教材13.7、13.8图,参照微视频,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小组互助。(优先完成的前三组各加一分) 学生到教师机讲解、演示操作。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更易了解、记忆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 通过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组间竞争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来感知不同参数设置的不同声音效果。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更易突破学生对本课难点的掌握。 3分钟 5分钟 3分钟 4分钟 2分钟 3分钟 2分钟 三、拓展延伸 师:经过一番努力,同学们已经为动画添加了古诗朗读配音,并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使动画变得声情并茂了。 那么,大家在测试影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呢? 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分析: 影片播放完毕自动跳转到第一帧继续播放; 无控制重新播放的按钮。 如果想从这两方面对动画进行优化,应该怎么改进呢? 建议:可为按钮添加声音效果; 素材路径:D:\声情并茂\按钮音效 找一名学生到教师机讲解演示 师:经过刚才优化过程,我们的动画变得更加完美啦。你还有哪些新想法?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尝试操作,下次上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思考并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结合学过的动作脚本知识,自主尝试操作,遇到困难可参照微视频操作,并将学案上的表格“动画优化方案”填写完整。 完成较好的同学给同学们讲解演示。 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协助学习的能力。 5分钟 3分钟 四、评价展示 (一)测试影片,保存并提交作品 师:下面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保存,小组长汇报本组组员完成情况。 每大组(两个小组)推选一个作品,并提交到教师机。 (二)评价展示 师:展示(屏幕转播)。 请大家对每组推选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对每组同学完成作品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测试、保存作品并提交。 评价展示 学生从中清楚自己作品的优点与不足,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导入、调用、属性设置及动画交互效果的制作,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点。 (屏幕转播课件) 师:下面请大家再次打开学案,对你这堂课的收获进行“自我评价”,课后请课代表收齐交上来。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思路自己总结归纳, 回顾本课知识点。 自我评价对本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查漏补缺的能力。 3分钟 九、教学反思 本课在设计时着重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只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点拨引导,给学生大胆尝试与探究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利作用手中的教材和学案作为学习的必备工具,能够灵活驾驭教材,有效利用学案引导学习。从学习体验中得到新知,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此教学方法容易产生两极分化,会的更会,不会更不会,所以要多关注操作不熟练的同学,老师和小组同伴要多给他们关爱,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