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2课 分享你我的拥有------共享计算机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资源共享的定义。? (2)学会设置共享文件夹的相关步骤。? (3)学会查看计算机名称的方法以及访问共享资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寻找教师在电脑中的图片资源,学会浏览、使用共享资源。 ?(2)通过教师引导掌握设置共享文件的方法。? (3)通过任务分组学习帮助文档掌握资源共享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享网络资源,体会分享的快乐。? (2)通过设置共享文件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意识和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设置共享资源,发扬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情感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设置共享文件夹的步骤;? (2)访问共享资源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共享文件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自主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投影?、照片 软件环境:课件、微课及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 导入 揭示 课题 放《上帝也疯狂》电影片段,在精彩处暂停,想继续看的同学学好这节课,就可以看到。 师:我们先来选三名勇士和老师做个游戏,游戏名称“看图说话”讲解图片内容或说出景色出自哪里。 由于图片有限,这三位勇士非常幸运,不过老师还留了后手,还有惊喜留给下面表现好的同学。但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同学都能得到,所以老师在自己的电脑中保存了大量各类的图片,总有一张你会喜欢,现在老师教你怎样保你喜欢的图片找到并保存到你自己的电脑上,这是我们任务的第一个环节,那么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展示课件),请看微课。 学生观看 学生参与活动,获得奖励 设计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通过图片,拉近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巧妙引出本堂课的课题,让学生理解资源共享的定义。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自主 探究 获取 新知 看懂的同学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我的图片我做主”(展示课件),给学生5分钟时间完成在教师机上查找、复制自己喜欢的图片到自己的电脑桌面上 ,欣赏后标出喜欢的理由,15个字以内简述(1、利用画图在图片上编辑文字 2、将理由简短编辑在文件名上 )现在以邻居为单位自由组合两个人或3人为一组,推荐或自荐组长,协作完成至少一件作品。 (依据网络环境设置拓展:如果你是电脑高手也可以到网站上寻找并下载自己喜欢的图片。) 学生思考?? 学生操作 让学生了解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并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技巧和方法。 分层次教学 小结 师:刚才我们是从互联网上共享资源,在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享用,不像老师只奖励三个同学的照片,那么资源共享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分享,是众多的网络爱好者不求利益,把自己收集的一些文件资料通过一些平台共享给大家。我在局域网中共享资源时只要将需要共享的文件单独共享就可以了。其他人只要登录到有共享的电脑,便可以看到也只能看到我共享的那个文件,然后直接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便实现共享了。 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让学生了解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 新课教授 师:刚才同学们在老师的电脑中共享了图片,看到了网络的作用,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把自己精心设计的图片分享给大家呢?现在同学们进入任务的第二个环节,“分享你的快乐“环节。由于文件不能直接共享,必须放在一个文件夹内,然后再共享该文件夹,这就好比液体必须用容器装着才能携带是一样的道理。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文件夹,(命名要求新颖,有意义与众不同)将要共享的文件复制在其中。观看微课。利用图片设计步骤,简单明了。 更改网络类型,设置共享访问权限 共享文件夹,设置访问权限 设置访问权限,展示自己的小故事 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外延伸 任务驱动 自主练习 ? 二分钟时间做一个“简单的黑客”在不复制的情况下修改或删除别人的劳动成果。体会“读取”及“读取/写入”的区别。 师:巡视,个别辅导?按要求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的同学总结自己的经验,抽取奖励(奖品有访问电影的文件夹和照片)文件夹可以分享但不可以用语言交流。 小组合作, 操作练习 网络安全教育 文件操作注意备份 分层教学,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 网络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分享到别人的资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浏览局域网中的资源,学会了浏览和使用网络资源。分享别人的资源是快乐的,把自己的资源给别人分享同样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能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自我回顾:填写学习评价 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让学生对之前的学习做一简单回顾和梳理,同时也做到前呼后应。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