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QBASIC语言基础知识 一、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分析 ??? 经过了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QBASIC语言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即计算机语言通常是一个能完整、准确和规则地表达人们的意图,并用以指挥或控制计算机工作的“符号系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①了解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程序的基础知识。 ??? ②了解BASIC语言的基本运用规则。 ??? ③了解BASIC的函数和变量。 ?? 2过程与方法: ??? ①能准确运用QBASIC语句的格式 ??? ②能编辑简单的QBASIC程序。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人的沟通与合作、对他人的尊重、面对困难的毅志力与自信心的树立及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 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程序员基本道德操守。 ??? ③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 ??? 三、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 ①QBASIC语言的基础知识。 ? ②编写简单QBASIC程序语句。 难点: ①正确理解程序语言QABSIC的常量、变量与函数的定义与作用; ②正确理解程序语言QBASIC的变量的数据类型; 四、教学方法? ??? 教师讲解、演示、启发;学生上机实践体验;教师个别辅导。 五、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导入:计算机能做很多的事情,包括各种控制活动, 它们都是在程序的控制和指挥下进行的,可以这么说:离开了程序,计算机什么也干不了。程序是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的解决问题的步骤。人们只有编制出了程序,计算机才会在程序的控制下按我们的意愿忠实地为我们服务。因此,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就能使我们更好地驾驭计算机这个智力工具,这也是信息社会中,对人们较为有用的、比较重要的能力之一。要培养自己的程序设计能力,首先应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 ???板书课题。 1.QBASIC程序的组成 ?①一个QBASIC程序由若干行组成,程序按照语句排列顺序执行。每一行称为一个语句行,一行中可以包含一个语句,也可以包含多个语句,若一行中包含多个语句,语句间应用“:” 分开。注意由于纳英特机器人的微电脑比我们使用的普通电脑处理能力差,在它的QBASIC子系统中规定,一行中只能有一个语句。 ?②每个语句都以一个语句定义符开始,如程序中的stop、dim for 等都是语句定义符。语句定义符用来标识语句的性质,告诉QBASIC执行什么样的功能,语句定义符后面一般还跟有语句体,表示语句执行的对象。如dim i as int 说明变量i是一个整数型变量 ③一个QBASIC程序一般以“END”语句结束。程序执行到“END”语句时即停止执行。一个程序中可以有多个“END”语句,在程序执行时遇到任何第一个“END”语句都会停止执行。如果程序中只有一个“END”,“END”语句应放在整个程序的最后。但在纳英特机器人QBASIC子系统中,没有END命令,我们用STOP来停止机器人动作。 ?一个程序可以只包括主程序,也可以包括一个主程序及若干个子程序或函数。 2.QBASIC常量、变量、函数介绍 ??整数:-32767到32767之间的整数;单精度浮点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双精度浮点数:可以精确掉小数点后15位;字符串:是一个不超过32767个字符的序列。 ?函数相当于数理化中的计算公式。在QBASIC中,开发人员把一些常用的算法编成一个个标准程序放在解释程序中,称为标准函数。我们编写程序时,只要按约定写出函数名及它的自变量就可以随时调用了。如图5-1程序中的motor,sleep 就是函数名,而其后的数字则是自变量的值。如 motor 0,50 表示0号马达以50转速前进; ??? motor 0,-50 表示0号马达以50转速反转; ??? sleep 2.0 表示延时2秒。 ? 本节注意点: ??? ① 字符串需要用引号引起来 ??? ② 变量的数据类型必须在使用前定义 ??? 3.QBASIC语言的语句格式 ??? QBASIC的基本语句一般格式为:?? 语句定义符? 语句体 ??? ①、变量说明语句 ??? 格式:dim 变量名as 变量类型 ??? 举例:dim i as int ??? 解释:定义变量i为一个整数型数字变量。 ??? ②循环语句 ??? 格式: ??? FOR 循环变量=初始值 TO 终止值 [STEP 步长] ??? 命令串 ??? NEXT 循环变量 ??? 举例: ??? for i=1 to 4 step 1 ??? motor 0,50 ??? motor 1,50 ?? sleep 2.0 ?? motor 0,-50 ?? motor 1,50 ?? sleep 0.6 ??? next i ??? 解释:第一行程序表示给循环变量i赋初始值1,终止值是4,步长是1,这是循环的开头。第六行是循环体,指挥机器人前进2秒,左转0.6 秒。 ?③、结束语句 ??? 格式:stop? 功能:终止程序执行 [课堂练习] 1.将下面的QB表达式写成数学算术式: (1)(56/(2+5)+2)/(8-3) (2)(3*8-5*2)*9/7/2 (3)5+40/(2+6) 2.在计算机上验证上面的作业。 方法:进入QBASIC系统后,键入一个?号,空一格,然后将作业题输入,输入后按F5显示答案。 五、探索活动 ??? 请编依照本课实例,试着编写一段程序,让机器人实现走“8”字。 在一个表达式中可能包括多个运算符,按以下规则优先顺序: ①正负号最优先,它是"单目运算符"; ②先乘除,后加减; ③乘方优先于乘除; ④函数优先于加减,但次于乘除; ⑤可以用括号改变以上优先顺序,括号最优先。 2.不同类型数据的混合运算 QBASIC规定: 同类型的数据互相运算,结果值的类型不会变。 整型数据与实型数据互相运算,其结果为实型。 整型与长整型运算的结果为长整型。 单精度与双精度运算的结果为双精度型。 注意:数值型数据与字符串型数据不能进行混合运算。 ?六、教学反思 ?? 对于计算机语言,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只有通过多动手实践让学生慢慢体会到它的作用。在这样一节入门课里,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了QBASIC语言中的常量、变量的概念,了解了QBASIC的标准函数及表达式,学会了程序的输入和运行。内容虽多,但学生不会感觉到困难。整堂课,学生在老师巧妙地指导下,轻松、自由、有趣地学习了信息知识,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 我试图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各个语句,先实践后理论,先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知道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此方法的一个问题在于如何将学到的语句整合为一个知识体系。由各个范例程序中学来的语句如何脱离范例而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