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网络改变生活》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因特网的主要功能,体验网络的新兴应用,学会利用网络服务于自已; 能应用因特网的常用功能,如信息浏览、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 能够通过因特网进行交流,自我探索并实践。 过程与方法: 体会网络与人们的关系,学习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处。 通过交流讨论懂得网络有利也有弊。 合理利用网络,并落实在行动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2)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行为与创新 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因特网的各种服务及功能。 2、难点:灵活应用网络的各种功能。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探究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2章第1节网络改变生活,本节内容对应于《纲要》中“信息的获取和管理”部分的知识点。因特网的功能非常的丰富,初中的学生基本都接触过因特网并能进行简单应用,但范围还比较有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拓宽应用眼界”。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根据需求上网,积极利用因特网为自身服务的意识。 【学情分析】 教学面向的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重点是因特网的各种服务及功能,教学目标主要定位在“拓宽学生的眼界”,以活动体验为主线,课堂设置共有四个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学生课外活动引出本课主题,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课题。 环节二:网络与生活。通过讨论举列生活中的网络,引出网络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环节三:学生体验活动。通过体验利用网络来为自己生活服务,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网络的广泛应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问学生平时在家里除了学习,还喜欢做什么?引出课题书本第2章第1节《网络改变生活》。 学生回答 营造氛围 引课激趣 网 络 改 变 生 活 师:再过两三个星期,愉快的暑期生活又要到了,老师想出去旅游放松一下,又不知道哪些风景名胜地区值得走走,同学们,我该怎么办呢? 师:是呀,网上信息很多,我可以先在网上查询了解一下,做个参考,然后再做决定。这就是网络带给我们的第一大好处:信息浏览功能。 学生思考说出咨询旅行社,上网搜索等措施引出知识 教师提问 小组合作 解决问题 师:想想看,一个人旅游太孤单了,可以约几个好朋友。可是大家都很忙,手机经常联系不上,这如何是好呢? 学生:留言、写信,网上可以发电子邮件。 师:对呀,网络可是一个神奇的工具。我可以发一封电子邮件给他们。什么是电子邮件呢?同学们知道吗? 师:收发电子邮件首先应该有一个邮箱地址。这个邮箱地址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学生体验邮件地址注册过程,教师讲解。 布置任务 学生实践操作 激发学习兴趣 师:去旅游都需要一些日用品,为了减少麻烦,老师利用网络购买了一些物品,同学们知道老师在网上怎样买东西的吗? 学生:淘宝等购物网站 师:不少同学都知道,在网上购物首先要选择购物平台比如淘宝网。打开之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然后填写订单发出购物请求,选择支付方式,最后由快递送货上门。 教师提供账号,激起学生兴趣,探究网络购物过程 情感体验 师:在网上买东西不能实地考察,有问题需要了解怎么办呢。 学生:qq、旺旺等聊天软件。 师:我们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和商家进行交流,这就是网络给我们的即时通信功能,可以随时随地与人交流。 聊天工具了解 理念实践生活,提升学生情感交流意识 师:同学们,外面的风景很美,我想永远留在那一刻,有什么好办法呢? 学生:拍照片,写日志,发微信。 师:同学们原来都知道呀,我们可以把最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存在网络上,既便于保存也可以分享给大家。这就是网络给我们的选择:博客或微博。 学生小组讨论 培养人文情怀 激发情感 提高素养 师:世界很大,我们站在一个小圆点上,要想知道的更多就需要多读书,网上个人图书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这里就是书的海洋。同学们,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的便利,在其他的地方有没有呢 学生:网上地图、维基百科、可以进行学习。 网络学习平台探究 生活为例 引以致用 课堂小结 网络无处不在,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好网络,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我们,将来我们也会成为网络建设的新生力量! 总结学习内容 激发后续学习兴趣 板书 网络改变生活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