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2.3.2自动生成目录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泰山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2.3.2自动生成目录 教案

资源简介

自动生成目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标题样式的规划和设置方法;
2、学会自动生成目录的方法;
3、弄清标题、样式、目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目录层次的形成
教学难点:目录层次与标题样式级别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项目探究 小组合作
二、回顾导入
回顾个人文集的组成及其制作流程,进入本次课任务——目录页的制作。
设计意图:利用回顾个人文集的组成及其制作流程让学生对作品始终有一个整体设计的理念。这符合“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 课程基本理念。让学生了解到本课是这单元教学计划的一个环节,树立作品从总体设计到局部操作的过程。为信息素养的养成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新课展开
1、?目录页作用与组成
利用生活中教材、课本及个人文集引导学生观察目录并通过观察发现目录的组成元素。通过平时对目录的使用让学生自己概括目录的作用。即: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两个问题:目录的作用及组成元素。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信息技术《纲要》中的“注重学生信息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强化学生信息态度与信息文化的有效内化”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从而建构目录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目录制作时那些元素是不可少的打下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性点评总结。
目录的作用(纲举目张)??? 概括书籍内容(书的缩影);快速检索,方便读者选择浏览(书的索引)。
目录页的组成
必要元素:标题(目录);
目录内容(各章节的标题);
页码(章节对应的起始页码);
可选元素:装饰图片;
制作人相关信息等。
设计意图:利用教师总结可以将学生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串接,让学生对目录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从而也体现知识的权威性,并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目录页中的必要元素有那些,那些装饰图片及制作人相关信息可有可无,以免学生走入主次不分的误区。
2、?制作目录页
(1)?目录页的设计流程
版面划分——设计标题样式——自动生成目录——美化目录
设计意图:作为作品都应该从规划到设计再到制作最后才是美化。目录页的规划设计虽简单,但为了培养学生作品创作的习惯,我觉得花一分钟让学生动脑思考一下是非常必要,这样可以避免盲目下手无目的的状态。
(2)?目录页的制作
过渡语:让学生帮助老师完成作文集的目录设计(老师还需要我们帮助,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积极性)。
项目活动一:设计文章标题样式
引导学生思考:1、标题的层次是怎么划分的,你打算分成几层?
2、怎样用标题样式定义不同层次的标题?
3、对长标题如何处理?
小组合作探究以上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小组展示作品,同组补充,其他小组点评,教师总结点评,回扣以上三个问题。
各小组快速修改完善作品。
项目活动二:自动生成目录
通过自动生成目录,感受自动化编排所带来的高效性和规范性,以及目录带给书籍的品质提升。
合作探究:1、如何自动生成目录?
2、前面所定义的标题样式,与生成的目录层次是否一致?
3、当页码或标题发生变化后,目录结构是否能够自动更 新,如何更新?
小组展示、自评,其他小组评价。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归纳点评,指导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各小组快速修改完善作品。
项目活动三:美化目录
学习他人对版面美化的一些技巧。让学生综合利用图片、文本框、图形、文字环绕方式等进行修饰美化。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目录页利用所学进行美化。(教师强调这部分可做可不做,如果前面两个项目还未完成可不做)
小组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发现他人作品优点,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美。
评价作品可以:从版面结构的合理性
从色彩搭配的协调性
从作品的个性化创意
从作品的技能实现上
……
设计意图:引导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的角度,并从中看到别人的创意,拓宽自己作品设计的思路,学习别人作品的优秀之处,为以后完善作品作了准备。
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目录的制作,希望课后大家能够参考多本书以观察它的目录,了解那些元素是必不可少,在制作中应该先做好,修饰的内容应该怎样做大方简洁而不哗众取宠,也希望课后同学去总结一下作品制作的一般过程,为以后的封面制作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再次指出本课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提醒个别学生目录行及标题没做成功却在修饰上花时间,这是主次不分、得不偿失的。并要求学生学会课后总结回顾,养成良好的信息习惯和信息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