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程序设计 程序基本知识(1) 教学内容:程序的构成 教学要求: 1、了解程序是由程序行组成。 2、了解三种基本的语句:赋值语句、注释语句、结束语句 3、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函数的用法 4、了解InputBox函数的使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种常用语句的使用,几个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难点:三种常用语句的使用,几个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具 教学方法: 教学教具与课件: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讲了程序设计的过程:确定算法、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 我们要多次编写了一些程序 如求三角形的面积、圆的周长、梯形的面积 也通过程序的界面设计求了圆的面积与周长,梯形的面积 2、新授 今天我们来看稍微复杂一点的程序,来体会一下程序的构成方式 1.1 “孙悟空上织女星”程序 引例:物理教材上有一个趣味问题: 孙悟空一个筋斗可翻十万八千里,即5.4×104km,织女星距地球约2.3×1014km员,那么孙悟空大约要翻多少个盘斗才能到达织女星?如果孙悟空每秒一个筋斗,那么他要连续不停地翻多少年才能到达织女星? 1)分析问题与确定算法 所翻筋斗数:n=2.3×10^14÷5.4×10^4 一年的秒数:m=365×24×60×60=3153600 翻筋斗年数:y=n/m 2) 编写VB程序 Rem 输入信息 Let j=5.4*10^4 Let z=2.3*10^14 Let m=3153600 Rem 处理信息 Let n=int(z/j) Let y=int(n/m) Rem 输出信息 Print Print “孙悟空要翻”;n;”个筋斗才能到达织女星!” Print “孙悟空要花”;y;”年才能到达织女星!” 结论:一个程序是由若干行组成,一般一个程序行一条语句 1.2 VB常用语句 语句的作用:让计算机完成某一功能 语句由定义符与语句体组成 定义符:用来表示该语句的功能 语句体:表示具体执行的内容 如:let x=1 为定义符 x=1为语句体 1) 赋值语句 命令格式:Let 变量=表达式 赋值语句的作用:把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 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等号 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计算出来后,给左边的变量 Let 这个定义符可省略 教师说明:赋值语句的方向性 语句执行具有顺序性 学生练习:书P88 探究学习 2) 注释语句 注释语句的作用:给程序进行注解 注释语句的命令格式:rem [注释内容] 或 ’注释内容 3) 结束语句 作用:结束程序 命令格式:end 这条命令没有语句体 实践学习: 编写“孙悟空上织女星”程序,界面仿书P89,给学生提供图片 按图片及书上的五个步骤自己独立完成 1.3 函数 前面程序中有一个语句 let n=int(z/j) Int(z/j)称为函数,函数实际上是一段用来完成某种特定运算或功能的程序 INT(X) 称为取整函数,就是数学上的[x],作用是取不大于x的最大的整数 函数的格式: 函数名(参数1,参数2,……) 参数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也可以没有。一般情况下,函数总要返回一个函数的值 请学生熟悉一下常用的函数 ABS(x),INT(x),SQR(x),RND(),VAL(),STR(),SIN(),COS(),InputBox() InputBox()函数的格式为 InputBox(提示文字[,对话框标题][,输入的缺省值]) 请同学输入: Let n=InputBox(“输入姓名”,”输入姓名对话框”,”张三”) 看清每一个参数显示的位置 第一个参数:窗体上显示的内容 第二个参数:对话框上的标题 第三个参数:是默认显示的值,可省略 探究学习 利用print 语句得到书P91表格中函数的值 利用InputBox函数编写程序: 从键盘输入正方形的边长后,输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界面类似于老师提供的界面 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孙悟空上织女星”这段程序,简单了解一下了程序的构成,是由一条条语句,按顺序执行。通过这个程序,我们了解了VB的常用语句,LET语句,它可以使一个变量得到相应的值,特别要注意将左边的值,赋值给右边的变量。 注释语句的作用是给程序进行注解,帮助使用者熟悉程序的作用。 最后我们了解了还有一个语句:结束语句END。表示程序功能的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