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电子板报的设计 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这一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甘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模块二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主要使学生学会欣赏电子板报,了解电子板报的步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作欲望。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电子板报的概念,学会欣赏评价电子板报;知道电子板报的组成;熟悉电子板报的制作步骤。 2、过程与方法 课件展示概念,分析概念,使学生理解电子板报的概念;通过展示素材,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学会欣赏评价电子板报,知道电子板报的组成,构成要素;流程展示,了解电子板报的制作步骤;课后实践,学会根据主题,设计制作电子板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种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课后实践亲手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子板报的欣赏和评价;电子板报的设计、制作步骤。 难点:电子板报的欣赏与评价。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制作黑板报或者看过报纸的生活经验,对于学习这一模块内容是很好的铺垫;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对于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兴趣,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程提出来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了自主探究法、演示法、归纳法、实践法。 (1)自主探究:根据展示的图片,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 (2)演示法: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电子板报、视频等实例,引导学生把握重点。 (3)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从整体掌握所学知识。 (4)实践法: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图片,提出问题:黑板报的制作步骤有哪些?报纸有哪些组成?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答:搜集素材,设计布局,制作黑板报;报纸的组成:报头、报眼、版位、栏目组成。)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梳理知识,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资源准备:课件图片。 (二)自主探讨、合作学习 活动一:展示电子板报的概念,讲述电子板报的组成要素及特点。 学生:掌握电子板报的概念,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理解概念。 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印象会更深刻,效果更好。 资源准备:课件展示电子板报概念。 活动二:展示优秀电子板报作品,引导学生评价电子板报。 学生: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加深对电子板报的了解,进一步了解电子板报的组成,学会评价、欣赏电子板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思考,欣赏评价电子板报,加深对于电子板报的了解,掌握电子板报的结构、组成要素。 资源准备:课件展示优秀电子板报、视频资源。 活动三:讲解电子板报的设计、电子板报的制作步骤。 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归纳制作电子板报的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对于知识的印象更深,对于后期自己制作电子板报有重要意义。资源准备(制作步骤流程图)。 (三)实践提高 活动一:成立一个研究性的“ 青春驿站”学习小组,并分成几个专题小组,例如“青春的旋律”、“青春飞扬”和“青春之歌”等,分头搜集素材,设计制作一期以“青春驿站”为主题的校报。 要求:1.写出版面设计图。 2.写出色彩基调和颜色搭配 3.搜集选择素材。 学生课后完成“青春驿站”校报的制作。 学生课后组成小组,搜集素材,设计页面布局,制作电子板报。体会电子板报的制作步骤,培养学生独立、合作意识。 课件:展示实践提高内容。 (四)归纳总结 老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归纳总结这节课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本节课所学知识。 归纳总结,梳理知识,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学会合作讨论,归纳知识点。。 资源:课件展示小结内容。 八、教学流程图 ? ? ? ? ? ? ?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评价表 科目_______???年级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评价者__________ 项目 评????价????内????容 分值 得分 ? 教学 目标 确定目标准确(符合课程标准)、恰当、具体,能体现三维目标,并具有可操作性。 5 ? 教材 分析 根据学科特点,概述本课内容及其地位,并准确列出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理解教材,对教材分析透彻。 10 ? 学情 分析 结合所教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从知识、情意、潜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分析符合年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有关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8 ? 教学 理念 有明确的教学理念,且符合课改精神。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定教学的价值取向。 10 ? 教学 方法 设计 设计中能体现主要的教法、学法。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方法科学有效。 10 ? 教学 流程 设计 1、教学流程的设计应包括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和方法。 2、在每步教学中能基本体现执行者、执行内容、执行方式、执行程度和执行目标这五个要素。 3、教学流程的设计能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体现递进性,后一步教学是前一步教学的必然发展。 20 ? 教学 媒体 明确使用那些教具、学具或电教媒体。媒体使用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5 ? 板书 设计 板书简明、精要、重点突出,布局合理。 5 ? 练习 设计 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份量与难度适中;有层次,选做与必做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注意发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5 ? 教学 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写出教学后记、反思小结或自我点评。 10 ? 课型 有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和试卷评析课等课型。 2 ? 课时数量 按规定数量要求备足课时。 10 ? ? 帮助和总结 本节课目标一是使学生学会欣赏电子板报,通过优秀电子板报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评价电子板报,熟悉电子板报的结构、组成要素,为以后自己制作电子板报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能力、创作能力;本节课第二个目标是熟悉电子板报的制作步骤,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制作电子板报的四个步骤:确定主题、搜集素材、设计版式、制作作品,然后梳理知识,给出流程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实践提高,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制作以“青春”为主题的校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总结课堂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