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位图和矢量图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教师机和学生机上事先安装了ACDSee软件和Flash MX软件,教师机上存放好了两张图片(一张位图图像,一张矢量图形)。 【教材分析】《位图和矢量图》属于八年级信息技术,本章将主要介绍Photoshop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位图与矢量图、图像尺寸与分辨率、文件常用格式、图像色彩模式等。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以快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快、更准确地处理图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位图图像与矢量图形的特点,并能熟练的对二者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对比和自主搜索亲身体验位图图像与矢量图形的特点,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保持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热情,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技术的活动。 【教学重点】全面理解与掌握位图图像与矢量图形的区别与特点。 【教学难点能深入体验和掌握二者的区别,进而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图片。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先来欣赏两幅图片。”同时打开了第一副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图片较小。 生:“有点小。” 师:“是不是觉得图片比较小,我们放大一点吧”,用ACDSee中的放大镜工具将图片放大一次,“怎么样,漂亮吗?” 生:“哇,好漂亮!” 师:“我们再放大一点,看看是不是能看的更清楚”,继续将图片放大(图片变的模糊)。 生:“怎么模糊了?” 师:“好了,我们再来欣赏下一副图片”,将事先准备好第二副矢量图打开,图片也比较小。 师:“能看清楚吗?我们放大一点看”, 用ACDSee中的放大镜工具将图片放大一次,“怎么样,漂亮吗?” 生:“恩,漂亮!” 师:“大家想想,如果我再放大的话,会怎么样?” 生:“会变模糊” 师:继续将图片放大(图片没有变模糊)。 生:(惊讶) 师:“为什么刚才第一副图片经过多次放大后变的模糊,而第二张图片经过多次放大后并没变模糊?”,“大家现在迅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3分钟后,找学生回答) 生1:…… 生2:…… …… 教师总结:“刚才我们打开的第一张图片是位图图像,它是点阵图像,放大后就不清晰了,而第二张图片是矢量图形,放大后不会变模糊。” 教学活动2 师:“刚才我们粗略的比较了位图和矢量图的部分特点,接下来,每个小组上网搜索两张位图图像和两张矢量图图像,观察比较他们的特点,并完成下面的表。”(小组是开学初教师根据班上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分好的,全班分成12小组,每组4人) 区别 放大后的变化 定义 大小 后缀 位图 矢量图 (15分钟后) 师:随机抽三组,展示他们上网查找的图片以及表格的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对对于二者的定义、后缀以及放大后的大小都统一的认识,唯独对于二者的大小认识不一致。 教学活动3 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打开Flash MX软件,将第一副图片导入,执行‘文件——导出’命令,将导出的文件类型选择为.swf,并保存。然后引导大家比较第一副图片在.bmp和.swf的格式下各自的大小。“大家发现什么了没?” 生:“.bmp格式的图片比.swf格式的图片大。” 师:“对,刚才我们看到同一张图片在.bmp格式和.swf格式下大小是不一样的,.bmp格式的图片明显比.swf格式的图片大。.bmp格式的图片是位图而.swf格式的图片是矢量图形,由此可以说明,位图文件的大小一般大于矢量图文件的大小。” 【教学总结】 1 位图 (1) 概念:在位图图象上不管是直线或圆形,应用程序都会将它转换成为一个小小的正方形,我们称每个小方格为像素,而每个像素都有明确的颜色。 (2) 特点 a、可以表现出色彩丰富的图象--图象效果 b、可逼真表现自然界各类景物 c、不能任意放大缩小,且图象数据量大 2 矢量图 (1) 概念:由数学方式描述的线条,组成的图形。记录图形中的内容,形状 (2) 特点 a、任意放大缩小,且图象数据量小 b、色彩不丰富,无法表现逼真的景物 位图表现的色彩比较丰富,可以表现出色彩丰富的图象,可逼真表现自然界各类实物;而矢量图形色彩不丰富,无法表现逼真的实物,矢量图常常用来表示标识、图标、Logo等简单直接的图像。 【教学反思】 位图和矢量图在放大时前者会变的模糊,后者会却不会改变清晰度,这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图形、图像的缩放问题,并对二者的部分特点在直观上有一定的了解。 用同一内容生成两种不同格式的文件,通过观察两种文件的大小,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明白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