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第七课-争做小卫生——网络安全文明 教材 西南师大出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七课-争做小卫生——网络安全文明 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讨论的方法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热爱祖国,关心、支持我国软件事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2)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教学难点 如何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做到“绿色上网”。 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自主探究、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 硬件:网络教室、电子白板 软件:相关的ppt 、 调查表 、公约签名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在上节课前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针对部分学生的上网地点是网吧,与学生一起分析网吧的环境的不良因素。大部分学生的上网目的是查资料;大部分男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玩游戏,与学生一起分析玩游戏的利和弊;大部分女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聊天交友,与学生讨论网上交友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步骤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是不是有时会感冒?医生有的时候会告诉我们得的是病毒性感冒,感冒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症状,很不舒服,甚至有的需要请假。我们面前的电脑也有时会感染上病毒,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计算机病毒。 1.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2.积极参加“连一连”游戏。 “上网查资料、聊天、听音乐、看视频、看新闻、玩游戏等”“学校、家里、网吧”。 3.自身讲解,自主搜索,讲述案例。 一起分析案例,认识到网吧的环境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 明确知道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知道适合青少年上网的地方。 以生活中的“病毒性感冒”为例,引入课题,让学生能更容易接受。 分组协作探究新知 二、计算机病毒 1、教师简单介绍计算机病毒。 师:有一类有害的计算机病程序,也能使计算机引起“疾病”,我们称它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未被人们认识前,通常是屏幕上出现不正常的显示画面,硬盘中的数据丢失或在目录中更改文件的长度。给人们印象是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似乎是“病了”。实际上它是计算机中的病毒程序造成的。 2、教师介绍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表现。 师:病毒能让你的电脑怎么样呢?它能让你的电脑屏幕显示不正常、系统运行不正常、磁盘存储不正常、文件不正常、打印机不正常。 ①屏幕显示不正常,如出现异常图形、显示信息突然消失等。 ②系统运行不正常,如系统不能启动、运行速度减慢、频繁出现死机现象等。 ③磁盘存储不正常,如出现不正常的读写现象、存储空间异常减少等。 ④文件不正常,如文件长度出现丢失、加长等。 ⑤打印机不正常,如系统“丢失”打印机、打印状态异常等。 3、播放视频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师:如果这样还不能让大家了解病毒的威力,老师让蓝猫来为大家介绍介绍。 ①具有破坏性。病毒不但能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减慢运行速度,占用磁盘存储空间,它还能破坏磁盘中的数据和程序,甚至能破坏计算的硬件。 ②具有隐藏性。病毒大多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很难发现。 ③具有潜伏性。病毒侵入计算机后能长期潜伏,待一定的条件满足后才激发。 ④具有传染性。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己复制进去,从页达到扩散的目的。这是计算机病毒与其他有害程序的主要区别。 学生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并思考病毒的特性 学生回答:杀毒软件 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回答 学生上网搜索,并填空。 学生朗读 学生讨论交流 观看视频并思考病毒的特性 学生回答:杀毒软件 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回答 学生上网搜索,并填空。 学生朗读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及其表现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危害及其表现通过网络丰富学生的知识 掌握基本的预防病毒的方法并自己动力手操作,体会安全类软件和杀毒软件的作用,了解常见的安全类软件、杀毒软件。 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进行阅读,互相交流知道“文明上网”的重要性,了解“文明上网的意义,初步形成”文明上网的行为习惯。 学习新知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 1、安全类软件 师:既然计算机病毒破坏力如此之大,我们就无法防治了吗? 学生讨论,老师小结: 师:杀毒软件是已经感染病毒后,我们用来查杀病毒,预防病毒,我们有安全类软件。 通过安全类软件的图标,介绍大众安全类软件其特性,以360安全卫士为例。 任务一:?使用360安全卫士,对自己的电脑进行体检。教师演示电脑体检。 2、杀毒软件 师:通过感冒前,我们多吃水果、喝抗病毒冲剂抵御感冒,这就是电脑的安全类软件的功能。如果已经感冒了,那我们需要打针挂水来杀死感冒的病菌,这就是杀毒软件。 通过杀毒软件的图标,介绍大众杀毒软件其特性,以360杀毒为例。教师演示查杀U盘。 3、电脑使用注意事项: 师:有了安全类软件和杀毒软件这两个小帮手我们就无惧病毒了吗?病毒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比起软件,更重要的是我们计算机安全防护上的意识。平时我们使用电脑要多加注意,以避免感染病毒,对此,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①在使用外来存储设备前,应先查杀病毒。 ②及时备份硬盘中的重要数据。 ③下载网上的软件、收到电子邮件的附件后,应先杀毒再使用。 四、文明上网 师:病毒无孔不入,网络就是最有可能感染病毒的途径之一。因此在上网时,我们要多加留心。除此之外,网络上的信息混杂,容易造成网络犯罪,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要做到文明上网。 任务二:打开老师发下去的网络使用调查表,完成表格填空,并相互交流。 师:在禁止活动中,对于禁止发表不当言论同学们很不理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我在网上说话,别人又怎么知道是我说的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2010年2月20日至21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2月20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21日上午,山西省地震局发出公告辟谣。 山西省公安机关立即对谣言来源展开调查,后查明造谣者。35岁的打工者李某某最先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写成“你好,二十一号下午六点以前有六级地震注意”的手机短信息发送传播,被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区分局行政拘留7日。 师:因为有了网络警察的存在,所以我们才能安全的利用网络来工作、购物、娱乐。但是我们也要自觉的做到健康上网,就像《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约定的那样,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一遍,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 学生大声朗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积极参与 培养学生安全文明上网。 小结及课外延伸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你又准备怎样去做呢? 师:我们认识了病毒及其特性,也知道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希望大家回家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帮助他们保护电脑,不被病毒困扰。同时,还要树立健康上网绿色上网的观念,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一个好少年。 学生回答 学生在倡议书上签名 让学生综合了解计算机应用及上网中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强“文明上网”的意识。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思想教育的要求比较高,相对来说动手操作的要求比较低。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来入手,通过创设情景等方式让学生感知病毒的无处不在和巨大危害,从而激起他们想了解相关病毒知识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进行教学,并在学生了解病毒相关知识的时候,适时安排了上网操作,还要求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拓宽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渠道。查杀、预防计算机病毒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我从人一般感染了病毒生了病会怎样处理?怎样预防感染病毒,减少生病几率谈到对于计算机病毒改如何来预防和查杀,这样的安排是让学生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决生活的问题,可谓是良苦用心。另外还讲述到了对于现在普遍使用的移动存储设备该如何正确使用的问题,相信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帮助。在讲述安全、文明、健康上网时,我采用先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找注意点的办法,自己先说说,然后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让学生在“公约”的要求下,在上网前对网络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上网后注意自己方方面面的言行。变枯燥的说教为生动的学生自我教育,让很多的道理在学生有了体验、感知之后,水到渠成地明白的,这是我在本节课上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应该说仅仅通过上《做好网络文明,健康上网》一课,是无法让学生一下子就做好网络文明的,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加上学生更多的自我规范、约束和教师、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合力。但通过我对本课这样的一个设计和教学,学生确实有了很多的得益和收获的,也相信学生们能以此为一个起点,慢慢认清网络,逐渐规范自己的网上言行,向做个合格的网络文明迈出坚实的一步! 附1: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 1、你家里有电脑吗?(是 否) 你平时上网吗?(是 否) 你上网一般是在哪里上的?(家 学校 网吧 ) 2、你上网干些什么?请在下列选项中打“√” (1) 查资料 (2)发邮件 (3)发表文章 (4)听音乐 (5)玩网络游戏 (6)网上购物 (7)网上聊天 A、你和谁聊天? B、天天聊 C、聊些什么内容? D、你们见过面吗? 除此之外你上网还干些什么?( ) 3、你对小学生上网持什么态度?(同意 反对) 4、你觉得小学生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利大 弊大) 5、你上网时遇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吗?(有 没有) 6、对一些未成年人因为上网而受到不良风气影响,你认为谁应负责任? A、家长 B、网吧 C、政府主管部门、学校 7、你认识年龄小的网友吗? (有 没有) 你了解他们吗? (了解 不了解) 你认为网友应该见面吗? (要 不要) 你见过网友吗? (有 没有) 8、如果你是一位小学生的网友,你的父母同意你们见面吗?(同意于 不同意) 9、你认为应该怎样引导网络文明建设? A、扶持一批思想健康、内容丰富的文化类网站 B、打击黄色、虚假、反对的网上内容 C、开展文明上网的宣传活动 10、你觉得要使学生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最主要的是什么? A、不上网 B、在上网时间、内容等方面进行控制,调节自己的自控能力 C、家长和老师的监督 附2: 《倡议书》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使我们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了解到全世界的最新动态。又会使人沉湎于其中,尤其是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所以,网络即是我们学习成长的良师益友,又是把我们推向万丈深渊的罪魁祸首!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都渴望茁壮成长,我们都憧憬美好的未来!朋友们,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文明上网,做到“五要”和“五不要”,做学习的主人,成为国家的栋梁! 让我们一起来宣誓: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学生签名: 日期: 《做好网络文明,健康上网》课堂实录 师:问学生有什么病毒 学生:有木马病毒 蠕虫病毒 系统病毒等 师:计算机有一类人为设计的有害程序,能引起计算机“疾病”,我们称它为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在未被人们认识之前,通常是在屏幕上出现不正常的显示画面,硬盘中的数据丢失或在目录中更变文件的长度。给人们的印象是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似乎是“病了”。实际上它是计算机中的程序造成的。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师:(1)具有破坏性。计算机病毒不但能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减漫运行速度,破坏系统的正常启动,占用磁盘存储空间,它还能破坏磁盘中的数据和程序,甚至能破坏计算机的硬件。(举例:CIH病毒、冲击波病毒等) (2)具有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大多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很难发现。 (3)具有潜伏性。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后它能长期潜伏,待一定的条件满足后才起作用。(典型病毒:CIH、黑色星期五等) (4)具有传染性。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己复制进去,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这是计算机病毒与其他有害程序的主要区别。 师:病毒如何传播 学生:计算机病毒是以外部存储器为载体,通过软件、硬盘、网络等进行传染。使用带病毒的软盘、硬盘后,计算机病毒会进入内存,并控制计算机,这时病毒就会复制到硬盘和软盘中,使这些硬盘、软盘被感染。网络上一台计算机带有病毒,当它与网络上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联系时,其他计算机就有可能被感染。 三、电脑病毒的预防 师:那么应该怎样预防计算机病毒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学生看书) 请学生说一说,教师进行小结,并出示杀毒软件包装盒,简单介绍一下各类杀毒软件。 四、刚刚我们说了网络上的信息量很大,那么我们可以想象,网上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青少年成长有利的内容,也有不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内容。那么,对于网上那些不适合我们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出示练一练:上网了解“绿色上网”的相关知识,说一说文明上网,绿色上网你应该做到那些? (1)学生上网搜索,并进行记录。 (2)学生讨论,再说一说。 (3)不文明上网的危害,让学生看案例 五、小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你又准备怎样去做呢? 学生:回答电脑要装杀毒软件和不上不良网站、不信谣言,不传谣言等 师:我们认识了病毒及其特性,也知道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希望大家回家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帮助他们保护电脑,不被病毒困扰。同时,还要树立健康上网绿色上网的观念,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一个好少年。 学生:读倡议书并在上面签名 板书设计: 做好网络文明,健康上网 防范 文明 病毒 上网 查杀 健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