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的第五课《锦上添花——动作补间动画》对应,主要内容是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在前面的课时中,学生已经认识了Flash的界面,学会了绘制简单图形及库、元件的使用,但是没有让元件在舞台上真正地动起来。本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原理及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并通过作品的创作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作灵感,体验成功喜悦,为Flash动画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动作补间动画是Flash动画制作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动画类型,它是整个Flash程序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Flash的操作界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在Flash中绘制图形、创建图形元件等,但这些知识只是为制作动画做准备,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动画制作。本课知识学生会首次将静态的画面动起来,体验一下技术带来的动感艺术。? 基于上述分析,我制订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动作补间动画概念及制作原理; 2、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并能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3、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图层之间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内容”讲解如何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学生模仿练习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 2、通过“巩固练习”任务,学生巩固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同时贯穿图层位置关系,学生能调整水滴图层与背景图层的位置。 3、通过“综合练习”,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等方式完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制作任务来激发学生学习Flash的积极性,并体验动画制作带来的乐趣; 2、养成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 难点: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熟练的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课前准备 教师:1、fla源文件 2. 元件素材 3、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模仿练习法; 3、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过程纲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一、情景导入 师:向学生展示“太阳升起”动画。 师:在flash动画中,有哪几个对象在运动?分别做怎样的远动呢? 教师总结:位置移动,透明度、旋转的效果。 师:这些动画效果都是由“动作补间”动画创作出来的,是不是很神奇呀。下面老师就带领着你们来学习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学生欣赏 回答问题:有太阳,水滴,风车。 学生分析 明确任务 首先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他们也可以做动画。然后进一步的分析动画效果,让学生了解“动作补间”动画可以制作出哪些动画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出本课的任务 3’ 二、新授 1.布置任务 (1)实践内容:制作一个小球做直线运动的动画 师:(a)展示制作要求。 (b)展示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步骤 (c)老师以三步骤为主线,讲解如何制作小球运动动画,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能够理解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 (d)教师巡视指导。 (2)巩固练习:制作节约用水动画 师:巡视指导,展示优秀作品 调整图层位置 师:同学们自己观察下这个动画中的水滴在运动时有没有什么不符合实际的地方? 师:实际生活中水滴应该从水龙头里流出来。只需要移动图层的位置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动手试下吧。 (3)综合练习:制作太阳升起动画 师:同学们还记得开课时老师给你们欣赏的动画吗。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尝试着把它做出来吧。 教师将半成品源文件发给学生 动作补间动画:在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上分别设置动画对象不同的属性,如位置,大小,颜色,角度、透明度等。从而创建了这两个关键帧变化的动画效果。 2.技能要点 教师课件展示 (1)动作补间动画制作步骤 (2)动作补间动画在时间轴上的表现 听讲 学生听讲 学生模拟练习 学生上机操作 学生观察 学生上机操作 学生创作 以小球直线运动为例,讲解制作方法。教师巡视中,安排完成好的同学做小老师,消除个体差异。 学生在掌握了制作步骤后,进行巩固练习,并进一步探索,养成探究动画制作技术的兴趣。 通过实例,学生自主学习调整图层位置这个知识点。 突破难点 2’ 3 5 5 3 2 10 三、展示总结 师:大家的创作基本完成了,下面我们要进行作品展示。 师:请按照学案要求对作品展示评价。 知识梳理: 1.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步骤 2.动作补间动画在时间轴上的表现 展示评价 回顾,总结 通过自评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地 互评可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突出重点 4 3 八、教学反思 在与学生共同度过的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效果。 在这课中,我更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一改往日教师“一言堂”的做法,让他们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掌握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在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环节给予指导,除了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注重对作品的合理设计和对知识的合理应用。既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