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辽师大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二课。这节课是在我们初识Flash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的一节课。本节课需要同学们掌握的知识点有混色器的使用及补间动画的制作。 (二)教材分析和处理: 1.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题, 课前展示完整的蓝天白云小鸡破壳而出这样的Flash动画,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2.知识点讲授时,在大屏幕上演示具体的操作步骤,使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 3.本节课将知识分解成制作蓝天背景、多角星型的补间动画和太阳表情变化三个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混色器使用、补间动画的制作 教学难点:补间动画的制作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混色器的使用,独立制作简单的补间动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同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二、教学准备 课前检查机器设备,确保教师机、学生机网络畅通;多媒体教学软件及Flash应用软件运行正常。 三、教法 本节课将在网络教室里展示,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核心,以“讲授—演示—实践”为主线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采用分层互补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个体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实现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学法 (1)讲练结合,通过对知识的消化和运用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教师要精讲、少讲,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大屏幕播放完整的Flash动画,激发同学们创作的热情。在播放过程中讲解太阳的旋转、白云的飘动、蝴蝶的飞舞还有小鸡的破壳而出都是利用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补间动画来制作完成的。 (二)讲授新知: (1)设置舞台的大小800*600,也就是我们制作完成后播放Flash时窗口的大小。 (2)制作蓝天背景 教师切换屏幕,利用广播教学演示操作步骤,学生仔细观看。 步骤:①选择矩形工具。 (板书)②关闭笔触颜色 ③点击窗口右侧的混色器,填充样式选择线性。颜色选蓝色和白色的过度。(线性就是从一种颜色过程到另一种颜色) ④绘制和窗口一样大小的矩型并旋转。 (3)制作补间动画 ①双击图层1改名为背景层并将该图层保持到40帧。 ②插入新图层并改名,在该层插入多角星型并修饰。 (笔触白色,填充淡黄色。线条设置3.25,选项按钮,样式星型,7条边。顶点小角小,顶点大角大。) ③点击右键将星型转换为元件,旋转45度。 ④在太阳图层时间轴1-40帧之间任意位置点右键创建补间动画。 ⑤制作太阳各种表情的逐帧动画。 (四)学生实践 制作蓝天背景、制作旋转的太阳及太阳的各种表情。 教师巡视 制作完成后转播学生作品,生生互评。 六、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都能够独立的补间动画,能够正确的使用混色器。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同学们制作Flash动画的热情。 七、教学反思 1、应该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操作的时间。 2、应该给学生在操作顺序和时间分配上做指导,以便能顺利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中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关注每一个学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