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因特网应用 【教学内容】 1、因特网协议体系 2、IP地址 【教学目标及要求】 1、学会描述因特网协议体系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思想。 2、认识IP地址,及其IP地址格式和作用。 3、简单了解子网与子网掩码的用途。 4、知道IPv6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重点及难点】 ? 重点: 1、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 2、TCP/IP协议 ? 难点: 对IP地址分类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因特网(I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请大家阅读课本P16正数第2行到第6行的“1995年10月24日,美国??各种服务。”思考以下问题: 1、“全球唯一地址”是什么意思? 2、“TCP/IP协议”是怎么回事? 二、 新课教授 (一)因特网协议体系 因特网使用着一组协议(如图所示),其中TCP/IP协议是最核心的两个协议,因为因特网的应用层协议都要用到TCP/IP协议提供的功能,所以TCP/IP协议被称作是英特网协议。 TCP/IP协议模型与OSI参考模型对比 1、应用层协议 我们平时上网是所使用的服务都是依靠应用层协议实现的。 ?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 虚拟终端协议(V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文件传输协议 (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域名解析协议(DNS)和流媒体协议等。 2、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的协议 (1)功能: 负责控制应用层所在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可靠、 无差错地传输。 (2)工作方式: TCP把原始数据分割成组,在接受数据的计算机上重组原始数据, 并进行检查分组数据是否安全到达、存在差错,则请求重发。 (3)通信分三个阶段完成: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拆除连接 (4) UDP协议(用户数据包协议),英文:User Datagram Protocol 功能:无连接的协议,接受方收到报文后不应答,减少传输信息量。 3、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 1、功能: 路由选择 描述:为每个分组选择最佳路径并把分组送到目的地。采用“尽力 服务”策略,不保证分组传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可靠性由上一层负 责),不采用应答、不使用校验码。 2、工作方式: 把TCP层交付要传的信息加上报头,封装成IP分组(报头中有两 个重要的字段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3、IP协议版本: 现在使用最多的是1981年9月颁布的,是第四版,简称为IPV4 [本节引入过渡]考试管理中常用学生考号来管理学生成绩,生活中经常用 身份证来区分每个人,那么在因特网上是如何区分联网的每台计算机呢? (二)IP地址 1、 为什么叫IP地址?IP地址的作用是什么?(请阅读P18) 作用:在网络中唯一标识计算机与网络的一个连接。 2、地址格式: 通用格式 XXX.XXX.XXX 由八位二进制数组成 根据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而且在Internet 范围内是唯一的。例如,某台联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的IP地址为: 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 很明显,这些数字对于人来说不太好记忆。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将组 成计算机的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这样上述计算机的IP地址就变成了:210.73.140.2。 如我校校园网(内网)的IP地址是:192.1.1.33 3、IP地址分类(5类地址) ? A类地址 1.0.0.0~127.255.255.255 最高位0,第一字节是网络地址,后3字节主机地址 ? B类地址 128.0.0.0 ~191.255.255.255 最高2位10,前2字节网络地址,后2字节主机地址 ? C类地址 192.0.0.0~223.255.255.255 最高3位110,前3字节网络地址,后1字节主机地址 ? D类地址 224.0.0.0~239.255.255.255 最高4位1110,用于多点广播 ? E类地址 240.0.0.0~255.255.255.255 最高4位1111,保留地址 4、特殊的IP地址(通常用在校园网和企业网内部使用) ? A类:10.0.0.0~10.255.255.255 ? B类:172.16.0.0~172.31.255.255 ?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5、子网和掩码 为了便于管理,一个IP网络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子网,划分办法: 将主机地址(24位(A类),16位(B类),8位(C类))再划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子网地址,后半部分是机器地址。 子网掩码: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设为 1 子网机器地址部分全设为 0 子网地址=IP地址 AND子网掩码 在实际网络配置中,常见的是C类地址的应用,如机房的机器使用的IP地址是:192.168.100.162 为C类地址,它的子网掩码就为:255.255.255.0,这样在这个子网中可容纳254台机器接入网络。 6、认识IPV6 IPV6产生的原因:IPV4地址紧缺,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能差,仅能提 供43亿个地址;地址需求增速快;地址划分不合理。 IPV6:1995年通过了IP协议第六版,新的IP地址扩展到128个二 38进制位,总数达到约3.4?10个(2128) 三、 小结 1、因特网协议体系 (1)常见的应用层协议: 虚拟终端协议(VTP)、SMTP、FTP、HTTP、DNS和流媒体协议等 参考模型(四层) (3)传输控制协议TCP (4)网际协议IP (二)IP地址 1、IP地址的作用是什么? 2、地址格式: 通用格式 XXX.XXX.XXX 由八数组成 3、IP地址分类(5类地址) 1、 A类地址 1.0.0.0~127.255.255.255 最高位0,第一字节是网络地址,后3字节主机地址 2、 B类地址 128.0.0.0 ~191.255.255.255 最高2位10,前2字节网络地址,后2字节主机地址 3、 C类地址 192.0.0.0~223.255.255.255 最高3位110,前3字节网络地址,后1字节主机地址 4、 D类地址 224.0.0.0~239.255.255.255 最高4位1110,用于多点广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