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拼接图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第2章 活动2 《裁剪与拼接图像》中的 《拼接图像》 具体内容: 1、图层的概念及图层的主要特点 2、图层的基本操作 3、图层的混合模式及应用图层样式。 4、利用图层组合图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图层的概念。 2、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 3、学会利用图层拼接图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资源自主学习能力和互相协作、操作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图层的应用及创新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对PS软件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 2、锻炼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1、掌握图层的概念及图层的基本操作。 2、学会利用图层拼接图像。 【教学难点】 1、图层的灵活应用。 2、利用图层拼接图像。 【教学方法】 1、理论知识以讲授法、演示法为主。 2、实际应用以实践操作法、任务驱动法为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师:让同学们浏览利用上节课抠取出的图片组合成的新图片,再展示其它更多拼接组合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怎样形成的? 生:观察图片,产生疑问,并找出答案:是几张相互关联的图片组合而成的。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怎样组合图像,从而引出新课《拼接图像》。 第二环节:教师示范讲授新课,学生边听边动手实践练习 师:展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 一、讲解图层的概念及其特点 师:演示《鸡鸭猫.psd》图像。简单认识一下图层。 生:观察图片,产生疑问。 师:演示隐藏(显示)图层,观察图像的变化 生:学生自己操作,观察图层面板上的变化及图像的显示变化(学生实践)。 师:这个图像一共由四张图片组成,每幅图片占一个图层。各自独立但又密不可分,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师:再利用几张实物透明胶片,通过画一些简单图形,讲解图层的相关理论知识。由此,引出图层的概念及其图层的基本特点,下面我们就学习关于图层的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操作来理解什么是图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发挥想象力,加深学生对图层的理解,肯定分层绘制作品的意义。讲授必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细节。 二、共同学习一下图层的基本操作。 师:先讲解要学习的几个基本操作,再认识一下图层调板。它是用来管理图层的操作的。通过"窗口"菜单中的"图层"命令可将图层调板显示或隐藏,利用图层模板可以实现图层的基本操作。 以“彩色圆.psd”的图像为例讲解,老师演示操作过程。 (1)新建图层 师:演示打开名为“彩色圆.psd”的图像,新建一个图层,并在该图层上画一个黄色的圆。 生:观察并记录 选定图层 师:演示操作,选定连续图层和不连续图层。 生:观察并记录 生:自己动手操作练习以下两个操作(学生实践)。 (3)重命名图层 师:双击红色圆所在图层名修改图层的名字为:红色圆。 调整图层顺序 师:先演示操作让学生观察图像层次变化。 生:互相帮助练习这两个操作(学生实践)。 删除图层: 师:演示操作删除“黄色圆“这个图层,让学生观察图像的整体变化。 设置图层透明度 师:演示改变蓝色圆的透明度数值,学生看一下蓝色圆颜色的变化。 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操作命令(学生动手操作)。 (7)锁定图层:锁定蓝色圆图层的移动位置 师:演示操作,学生观察。 生:观察并记录,然后进行实践练习(学生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边讲解边操作,使学生牢固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对图层进一步理解,并让学生记住这些基本操作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可能出现的的错误操作。 三、改变图层的混合模式、应用图层样式 师:演示打开“海浪.psd"图像,选定“鼠标”所在的图层,设置不同的混合模式, 生:观察图像变化 师: 再设置“图层样式”选择不同的样式效果, 生:观察图像变化,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体验不同的视觉效果(学生动手操作)。 生:打开“手机.psd"图像,练习操作图层的混合模式和图层样式,并观察图像的变化(学生自由练习操作)。 四、利用图层组合图像 师:展示素材及图像完成后的效果,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 师:示范完成作品“鸭群”的制作过程,边讲解边演示,重点强调学生操作时需要使用的新命令。 生:依据老师讲解,小组内互相帮助,动手实践完成作品(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学生们初学这个软件,直接交给学生去完成作品,一是学生会手足无措,无法达到教学效果。二是太浪费课堂时间。教师首先示范,教师应该一边操作一边配合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老师制作的过程,更进一步了解图层。从而可以突出重点内容,学生操作起来也觉得比较简单。 第三环节:根据布置任务,学生动手练习。(10分钟) 学生活动安排了三部分内容: 一是继续操作未完成的讲课过程中的练习;二是根据老师出示的素材做练习,三是有能力的同学继续做自由练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 利用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术,分组让学生操作教师指定内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提示。通过讲解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示学生上机时要注意的细节。随着学生活动的完成,学生对图层就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操作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基本解决完成。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2分钟) 先让学生总结自己这节课的收获,教师要及时做要领上的总结,教师在归纳总结时,要配合操作,一边操作一边总结,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对图层就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理解,有利于上机课少走弯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