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课题 网络连接你我----走进计算机网络 教材分析 本课是网络教学的起始部分,主要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局域网和因特网两个部分。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学生要掌握组建网络的基本知识,比如网络的分类,组建网络所需要的硬件设备等等;在因特网方面的要求比较简单,只要能使用网络浏览器访问不同网站就可以了。 本课内容包括了计算机局域网和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建议课时安排为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能区别不同类型的网络;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并能画图说明; 3、认识因特网的概念与构成; 4、知道网址的含义的,可以使用网址访问特定网站。 过程与方法 1、在组建计算机局域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不断尝试的能力; 2、在解决网络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对新事物研究的热情; 2、通过不断尝试,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能力,增强学生坚韧持久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并使用网络机房中的设备,使用网络浏览器访问不同网站。 学习任务分析 本课的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教师的讲述在本课中的学习活动中占有主要地位。学生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动手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在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实践和理论知识进行比较,这样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理论知识的含义。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软件资源:网络浏览器。 教学策略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教师组织的几个教学事件组成的,相应的教学策略如下。 1、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网络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力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内容,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产生联系,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要的状态。在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局域网和因特网进行比较加以说明,让学生产生更深的印象。 2、教材的内容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使用图片等信息传递方式,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加深他们的理解。在认识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时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网络,亲身体验信息机网络连接的过程。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诊断一些简单的网络故障,进一步加深其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在讲解网址的过程中要多使用比喻说明,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3、在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机房活动中,教师尽量多准备些实物,如水晶头、网卡、网线等。让学生通过接触实际的设备,产生记忆深刻的直观经验。在使用网络浏览器访问网站的过程中,学生要记住一些常用的正规网站的网址,以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教学评价 一、参考答案 1、思考一下:什么样的网络故障能导致同学们的电脑都无法访问教师机上的资源? 本题教师要提示学生思考硬件连接的问题,当硬件出现问题,如集线器出现故障时。就会导致网络不能访问。 2、通过什么操作可以不用每次都输入网址就可以访问常用网站? 本题是希望学生作用浏览器的收藏夹保存常用网址,这样就可以不用每次都输入网址访问网站了。 本课学习评价部分提出了要求学生使用画图的方式来说明网络结构的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记住网络结构图,然后再通过图片来说明网络结构。 二、学习交流 课堂评价:可以设计课堂教师和个人评价表。 课后作业评价: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共享网络打印机任务,通过学生解决简单问题,评价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导 入 1、引导学生回忆小学学习的网络知识。 2、引入本课的课题,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1、回答教师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问题。 2、准备开始新课的学习。 1、使学生回忆起前面学到的知识,引出新知识的学习。 2、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计 算 机 网 络 教材内容结合课件展示,讲授计算机网络知识。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分类? ⑴局域网。 ⑵城域网。 ㈢广域网。 3、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和组成。 4、因特网的概念和构成。 5、什么是网址? 阅读教材内容,观看教学课件并学习计算机网络相知识。 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 认识计算机网络机房 1、引导学生学习机房主要组成部分。 2、讲授机房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1、阅读教材内容,学习计算机网络机房的组成。 2、观看教材课件,学习计算机网络机房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机房的构成。 2、使学生了解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通过网址访问特定网站 1、公布多个常用网站地址。 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网络浏览器访问特定网站。 1、识记常用网站地址。 2、小组合作利用网络浏览器访问指定网站。 1、让学生掌握几个常用的网站地址。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使得其具有合作学习的能力。 交 流 展 示 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组织学生对成果进行评价。 1、欣赏同学的成果。对自已和他人的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2、汇总意见,形成后续改进的方案。 1、欣赏成果,体会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与功能。 2、组织学生对成果进行评价。 总 结 评 价 1、组织学生填写教材【学习评价】的空白。 2、请学生代表谈学习本课的收获。(适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3、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 1、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本课内容,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做出评价。 2、参与交流本课的学习心得,与同学互相启发。 3、跟随教师回顾本课,期待后续学习。 1、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从学生的总结中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 2、基于学生的亲身体验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经过评价与检测的考验,学生会形成深刻的印象。 布 置 作 业 根据交流情况形成改进意见,完善本人的学习成果。 1、整理评价表。 2、思考作业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和生活的情感。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