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18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生态平衡。 (3)概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和交流的能力。 (2)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尝试用坐标、曲线图或直方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3)通过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学生初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三、教学难点 尝试用坐标、曲线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破坏生态平衡的各种事例。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同学们有一首歌里面这样唱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大家知道这是形容什么生态系统的吗?来到草原我们感受到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晴朗。课前我了解到我们班的同学多才多艺,有没有同学愿意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和我们一起分享对草原的感受呢? 欣赏《美丽的草原》 伴乐朗诵 天空是这样纯净的蓝,山坡上有一片片的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与天相接,草原上散落着一群群羊,一群群马,几条河流快乐的流淌着,我们躺在草地上,听见马儿的嘶鸣鸟儿的絮语,远处隐隐传来一阵阵的花香,我们仿佛能听见花开的声音,这是多么美丽而震撼的场景。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而自然是如此的伟大。 师: ***同学的朗读让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草原。但是,现在的草原在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有的依然碧草连天,有的却逐渐退化甚至消失。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课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这是我们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饲养兔子的过程。假设我们可以用草地来模拟草原生态系统,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和兔子的数量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观看学生拍摄的兴趣小组视频 师:在这个模拟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和兔子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草地上生活着两只兔子,食物来源充足,兔子的数量增加,但是随着兔子的增加,草的数量开始减少。当草减少,兔子的数量也会随之而减少。 师:很好,真正的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能只有草和兔子,那么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生物因素还有哪些呢? 说的真好,经过刚刚的分析,我们知道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和兔子是相互影响的。我给大家准备了两种材料包,有的组拿到的是磁力贴,有的组拿到的是彩笔,请大家尝试用所给材料贴出或者画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和兔子在数量上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并完成活动单上合作探究一的内容。 【合作探究一】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布置任务: 1、尝试用所给材料模拟草和兔子在数量上的变化 A组材料:磁板、草和兔子的磁贴(尝试在磁板上贴出数量变化) B组材料:彩笔和纸板(尝试在纸板上画出数量变化) 2、尝试用 或者 来表示草和兔子的数量变化 【交流展示】 问题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讨论)某草原上有着大量的植物,为兔子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兔因此大量繁殖,结果草原植被被兔类迅速破坏,植物数量很快减少。由于植物数量的减少又造成兔类的食物不足而数量很快下降,从而减轻植物压力,使植物的数量得以恢复。 师:说的真好,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尝试来说一说你们组的设计? 生: …………… 师:如果请大家尝试用 或者 来表示草和兔子的数量变化。 生:…… 师:真正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草不可能只受兔子的影响,刚才我们讨论的只是理想化的模型研究。我们发现草的数量会增多也会减少,再增多减少,所以草的数量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生:动态的曲线。 师:那么兔的数量呢? 问题3:尝试用坐标曲线表示草和兔之间的关系。 (请各小组将相应的曲线画在白板上,画完全部张贴在黑板上,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组认为草增多兔就多,所以应该是两条平行的波浪线。 小组2:我们组认为第1组画的线有点问题,他们画的线中没有考虑到数量关系,草原上做多的是草,应该在最上面,其次是兔,但是他们曲线没有体现这种关系。 小组3:我们组认为草增多兔就增多,但不应该是同时增多,应该会迟一段时间,所以不应该是平行的波浪线。 小组4:… 小组5:… 师:总的来说,这张曲线我们要关注两点:一是草和兔的数量关系,二是草在增长或减少的过程中,兔会迟一段时间发生数量变化,在时间上会有点延迟性。 师:如果让大家分析兔的天敌鹰的数量变化,并尝试画出它的曲线,大家可以完成吗?课后我们可以再继续探究一下。我们书上分析的是草和鼠的数量关系,给大家提供了鼠的曲线,尝试画出草的曲线,和我们分析的这张图大致相同。通过这张曲线,我们发现草和兔的数量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处于动态的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因此证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的能力。不只是草、兔,在一般情况下草原上所有的物种都呈现动态的平衡维持相对的稳定。 师:草原、森林、海洋等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那么每个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区别吗?我们来分析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 观看图片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和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哪个更稳定?为什么? 师:如果草原上的兔子全部死亡, 老鹰会全部饿死吗?如果北极驯鹿全部死亡,狼会全部饿死吗? 生1:草原上的老鹰不会饿死,因为还有其他食物来源。 生2:狼会饿死,没有食物了。 师:由此我们分析,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生物的物种和数量有关。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越强。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越弱,维持平衡的能力越弱。 师: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吗? 这是我们拍到的兴趣小组模拟草原生态系统现在的状态 这是老师找到的目前真实的草原因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的图片。这几张图片说明了什么? 生: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师:当生态系统面对一些破坏性的干扰,生态系统则不能自我调节、自我恢复。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请各小组讨论课前收集的调查资料,说给大家听一听? 【合作探究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交流展示】 生1:地震等原因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但是更为严重的是人类自身的生活和生产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沙尘暴,海啸) 生2: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大自然不合理地开发,如修建大型工程、大量排放有毒物质、引进或毁灭某些生物物种、大量地施用农药或化肥等。 生3:我们组介绍的是地震,地震是…… 生4:我们组介绍的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 生5:我们组介绍的是外来物种入侵,…… 生6: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即上帝之子。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每隔几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海水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 生7:…… 师:分析以上我们收集的资料,会发现其实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主要分为哪两大类? 生: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 师:我们得生态系统已经面临各种各样的破坏,人类的活动正加剧环境的恶化,作为青少年,我们可以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做些什么呢? 生:(分析、讨论) 师:我们知道现在雾霾非常严重,如果让大家为治理雾霾出谋划策,我们可以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呢? 生:…… 师:心动不如行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起手来保护我们得家园。维持生态平衡其实也是保护了人类自己,我们应该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附:一、“厄尔尼诺”现象 20世纪末的几大灾害,如1998年中国长江全流域洪灾和1997年印度尼西亚有史以来最大的森林火灾的祸首就是厄尔尼诺。它像妖魔那样,可以让久旱的南美洲沙漠骤降暴雨,又会让利马外港海滩上的海鸟海兽相继夭折,使海水变色臭气熏天。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温的异常增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原来正常的热量、水汽等分布的动态平衡。这一海气变化往往伴随着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冷热失去均衡,该天晴的地方洪涝成灾,该下雨的地方却烈日炎炎。一般来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