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21章第2节人的个体发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人体发育的分期,描述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心理特征。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与他人交流学会与人沟通,提高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分析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健康地生活,感觉青春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1、说出人体发育的分期。2、描述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教学难点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学会健康地生活。课前准备教师1、拍摄微课。2、准备“我的成长过程”展板。学生1、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在各个时期的照片,制成“我的成长过程”展板。2、从互联网或图书馆等处查阅收集青春期发育特点及卫生保健资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导入:1、投影显示班上同学童年时的照片。2、引入话题:“这些可爱的孩子是谁?怎样长大成人的?现在是什么样子?”观察照片中人物特征,猜想照片中人物,交流讨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人体的发育分期:1.人的个体发育分为几个时期?“我的成长过程”展板中的你分别属于哪个时期?2.哪个时期身体增高最明显?3.在这些照片中有最值得回忆的事吗?给大家说一说你成长中的趣事。1、观察交流同学带来的“我的成长过程”展板,学生自我介绍展板,可从拍摄年龄、形态特征、当时趣事等多方面介绍。2、共同总结人的发育分期及各时期特征。动手做一做,学习收集图片、资料,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会成长,感受变化。分析青春期的生理变化:1.看“青春期发育记录表”微课,结合课前查阅收集的互联网(图书馆)有关青春期发育的相关资料。2.小组讨论问题:(1)青春期,男孩女孩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还有哪些生理功能明显增强了呢?(2)青春期男孩、女孩在发育上有哪些差别?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3)什么是第一性征?什么是第二性征?1、学习青春期发育记录表微课,阅读信息库,相互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2、从“青春期发育记录表”及其他资料中得出信息,结合自身,总结青春期发育的明显特点。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图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分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看漫画,猜心思,展示“我长大了”2、引导学生分析:(1)进入青春期的你与儿童的你一样很听父母的话吗?(2)进入青春期的人与异性交往与儿童期有何不同?(3)进入青春期的你穿着打扮与儿童期有何不同?思考、讨论、交流、分析。总结青春期心理变化。1、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2、相互交流、共同促体会成长的变化。任务五:水果游戏闯关加分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1.引导学生思考分析:(1)当你首次出现遗精或月经时,你是什么感觉?是否告诉你的父母?(2)青少年穿着打扮要注意什么问题?(3)小明说:作业,反正父母也看不懂,我才不给父母看呢。你会对小明说什么?(4)你能区分友谊和早恋吗?2.开设“心灵驿站”谈论我们该如何度过青春期?录制家长代表音频,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1.组织“闯关游戏”,学时抢答加分。2.学生将自己成长中的生理、心理困惑烦恼或难言之隐和父母沟通。3.家长录制音频给孩子们听。1、真诚直面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交流学生自己的理解与感受。2、自我教育和提高,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学会健康生活。3、学会表达,学会沟通。4、家长、学生、教师共同成长。青春寄语:走好自己的路自己的话自己说,莫让别人来重复;自己的路自己走,莫等别人来搀扶;自己的前途莫耽误,朋友啊,你要走好自己的路。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青春期。1.学习反思。2.学习延伸。教学后记:经过学生的猜一猜,让学生感受到人体发育的神奇,有的同学小时候到青春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生动手制作的“我的成长过程”展板中,学生感悟到了自己不同时期的特征和故事,在回味往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长的味道。通过两个微课的观看,学生们对青春期不再感到神秘,对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学生青春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如何处理异性关系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