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构建身边的网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2章《走进网络世界》的第2节“构建身边的网络”的内容,主要学习的是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常见应用,理论性和技术性较强,内容也比较抽象。本课内容属于新授课,1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应用,网络以及网络的应用一直是学生特别有兴趣的,特别期待的,他们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及应用已不是从零开始,特别是对因特网的使用已相当的熟悉,对电子邮件的使用已不陌生。然而网络知识模块的内容理论知识偏多,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对网络系统知识了解少之甚少,让学生了解、熟悉这些相关网络设备并培养对网络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设计思想】 利用任务驱动法,采用技能掌握—应用的教学模式,通过呈现一系列的具体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掌握新的知识,并通过技能应用达到理解、消化和深化知识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能够识别一些简单的联网设备。 (2)简要了解因特网的发展过程,理解因特网的两类网址及其对应关系。 (3)了解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知道所需的软硬件及简单原理。 (4)掌握简单的连接技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探究学习到师生总结提炼,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达到理论的提升。 (2)通过网络连接的模拟实验进一步了解硬件的功能,培养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网络知识的学习,体会网络在人类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大作用。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不畏困难,合理利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竞答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行为与创新 (1)通过学习,学会分析需求,根据需要合理选择设备连接网络,解决现实问题。 (2)能利用网络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 1、IP地址 2、域名的含义、组成结构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网址的理解。 【评价方法】 引导式教学,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驱动。 【课前准备】 极域电子教室系统、课件、基础网络设备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家的计算机能上网吗?你对网络了解多少?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揭示课题,出示学习内容:苏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第2章《走进网络世界》第2节《构建身边的网络》。 二、学习新知 1、老师结合课件讲解网络相关概念。 ①网络;②网络地址;③网络站点;④网络服务。 学生仔细听讲。 布置任务:在我们学习的机房中哪些设备将我们的计算机连成网络? 【设计意图】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通过探究活动加深网络概念以及网络设备的认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并实物展示基础网络设备。 学生仔细观察,加深认识。 3、提问:我们曾经利用网络做哪些事情?网络能够为我们做哪些事情?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参与或生活中的网络服务,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老师总结:网络的功能 4、老师结合机房讲解网络的分类 5、布置任务:利用英特网完成三个问题,①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是?②中国哪一年正式接入因特网的?③中国四大骨干网是?并引出IP地址概念。 学生自主探究,适当时候老师结合课件讲解IP地址。 提高:老师展示课件中关于网络地址、网络站点的更多知识。 学生上网自主查阅。 老师利用IP地址访问百度、谷歌等常见网站,引出域名概念,并详细解释其结构、组成以及常见机构名和顶级域名。 提高:老师展示课件中关于网络服务的更多知识,补充介绍ping命令的使用。 学生仔细听讲,理解记忆。 7、布置任务:写出以下网站的域名并访问①南京市政府网站;②北京大学网站;③西祠胡同;④ibm公司网站。 学生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加深域名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8、布置任务:查找刚刚访问的网站的域名及其对应的IP地址,填入书上P40表格。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加深IP与域名的理解和消化。 三、课堂练习。 (1)用通信线路把一个学校内所有计算机连接起来所构成的网络是_____。 A 局域网 B 因特网 C 城域网 D 广域网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最大特点是______。 A 节省人力 B 可实现资源共享 C 存储容量扩大 D 使信息存储速度提高 以下为互联网中正确IP地址的是______。 A 128.128.1 B 255.255.258.359 C 128.127.0.1 D 0.0.1.259 在域名地址www.cctv.com.cn中,“cn”是属于_______。 A 底层域名 B 末尾域名 C 顶级域名 D 第四级域名 要浏览Internet上的网页,必须知道______。 A 存储网页的计算机IP地址 B 网页制作的过程 C 存储网页的计算机域名地址 D 网页的URL地址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结合实际情况点拨。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 2、布置探究作业并思考: 网络世界是精彩的,但是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危害,我们该如何健康上网呢?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探究作业,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拓展知识点,并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纯理论课,学生任务的设计和师生互动以及学生的兴趣就是本节课的关键。本教学设计通过设置情景引入网络,较好的抓住了学生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在内容设计上环环相扣,通过布置详细、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保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技能掌握----应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消化新知识,教学效果较好。由于是理论课,学生容易枯燥,因此上课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多学习、多思考、多发言。另外网络这部分的知识还是重在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才会觉得学有所用,课后才会有兴趣去继续研究,让教学不只局限于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