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程序设计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的概念以及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不同类型、特点和发展趋势 (3)了解程序设计的过程 (4)了解VB,学会用VB创建第一个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2)让学生逐步体会完善程序设计的过程与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体验简单VB程序的编写,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用途,并逐步懂得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2)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同学间思考与交流,增强与他人的协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程序的概念和作用、创建VB程序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难点:VB中编写程序的常用控件使用; 【教学方法】 信息网络教学平台、微课辅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主题 (3分钟) 话题:计算机的出现,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可以上网查资料、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其实这些都是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精心设计的程序。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程序设计。 Ppt展示问题:1、现代计算机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是一种”存储程序控制”的思想。这种思想是谁提出来的吗? 2、日常生活中的所说的”程序”是指什么,而计算机程序又是指什么? 3、程序与软件是一回事吗? 微课:计算机程序并不神秘 师生解决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课,分组讨论,发表看法。 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思考习惯 体验计算机程序 (8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用VB编写的小游戏:打地鼠 同学们想不想玩? 请打开学件里的“体验计算机程序”文件夹中的“工程1.vbp”文件,进入VB软件并输入程序。按F5键运行程序 教师提醒学生可从“打地鼠程序.txt”文件中复制粘贴程序即可 放松学生心情,激发好奇心理和学习热情。 初识程序设计语言 (3分钟)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如何利用程序来控制计算机工作呢? 微课:程序设计语言 教师组织讨论并讲解: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写程序,让计算机明白我们的意思。 微课:认识Visual Basic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课 (1)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知识背景; (2)让学生了解实现程序应当借助程序设计语言来完成(如:VB) 编写和执行 简单程序 (11分钟) 微课:程序设计的过程 Ppt展示任务一:编写计算半径为8.5cm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程序 Let r = 8.5 Let L = 2 * 3.14 * r Let S = 3.14 * r * r Print L Print S 解析输入代码的含义 2、说明代码书写要求 巡视指导,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帮助 1、学生自行输入课件中提供的代码并尝试运行。 2、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通过微课的提示逐步完成下一步任务。 1、让学生亲身体验编写程序乐趣,保持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借助课件,实现分层教学,满足各阶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完善程序 (10分钟) 提出问题:程序中什么不足之处? (如:不能自由输入半径的数据、不美观等) 行程序修改后的执行结果 2、引导学生分析,加入完善小程序的代码 r = Text1.Text(“输入r的值”) Text2.Text = S (“输出S的值”) 引导学生看书P84学习常用控件及主要功能 1、学生思考、讨论程序的不足,并自主发表见解; 2、学生尝试加入文本框控件语句完善程序。 1、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协助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习惯 小结 探究学习 (10分钟) 学生继续完善程序并作业 , 在线填写学习评价表 (提出学习倡议:I Know I Can 我行,你也行) 拓展任务:从屏幕上输入某同学的身高,程序自动计算并输出其标准体重。 计算公式如下: 男生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80)*0.7 女生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70)*0.6男同学标准体重=(身高-80)X0.7 女同学标准体重=(身高-70)X0.6 1、学生通过提示编写程序。 2、根据学习评价表,直接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梳理本节知识点。 学生主动参与归纳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培养学生“探究、自省”的学习习惯。 提出学习倡议,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