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6课 语音识别 【教材分析】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新增了人工智能模块,明确指出“通过此模块的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体验及剖析生获中常见的人工智能系统应用案例,感知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工作原理与过程,尝试设计与实现简单的人工智能系统。”本课选自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6年级人工智能模块第26课,通过编写程序,结合开源硬件,实现语音识别开关灯,实现简单的人工智能系统,模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搭建LED灯,掌握LED灯与开源模块连接的方法;了解mdesigner软件实现语音识别的基本方法;掌握语音控制开关灯的算法;学会使用软件实现语音控制开关灯的编程操作。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用计算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尝试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更多控制的编程;利用流程图培养学生编程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模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帮助学生树立利用科技服务生活、防范个人隐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语音控制开关灯的算法;学会使用mdesigner软件实现语音控制开关灯的编程操作。 难点:体验用计算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尝试利用语音技术进行更过控制LED灯的编程。 【教学准备】 智慧课堂、希沃大屏、笔记本电脑、美科套件(电池盒、核心、hub、触碰、LED灯、连接线、数据线)、异质分组(4人一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课前学生用平板完成教师发布的预习任务 课前播放“超级飞侠”片首曲 学生预习较充分,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初识语音 1.创设情境——用小AI同学与学生互动,引入语音识别,揭示课题:遨游因特网 2.“乐迪的礼物”【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讲解收获。 3.学生用互动试题反馈语音识别概念及应用。 生动形象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二、语音识别 任务一:利用Mdesigner软件实现语音识别。 介绍AI 2.引导学生总结归纳AI模块中与语音识别相关程序块 3.师生探究编程,搭建语音识别程序 4.学生在希沃大屏尝试语音识别基本操作 5.任务拓展:制作语音复读机 6.学生小组完成程序搭建,尝试操作,教师通过直播的方式实时展示学生小组合作情况,学生以作品的方式拍照上传小组编程作品 7.教师展示结果,学生分组点评 任务二:利用Mdesigner软件实现语音交互。 1.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播放视频】,以弹幕形式反馈 2.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如何搭建一款成功的小AI机器人 3.引入程序快——对人工智能机器人说 5.师生探究编程,搭建语音交互程序 6.学生上台演示,分析并解决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7.学生小组完成程序搭建,尝试操作,教师通过直播的方式实时展示学生小组合作情况,学生以作品的方式拍照上传小组编程作品 8.教师展示结果,学生分组点评 通过任务的引领,将知识点分解,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多元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迁移 提升 三、迁移练习、拓展提升 1.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播放视频】 2.分析任务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硬件搭建、软件编程 4.利用直播形式师生共同完成搭建硬件,Mdesigner软件连接 5.采用流程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将任务转化为程序 6.学生小组完成程序搭建,尝试操作,教师通过直播的方式实时展示学生小组合作情况,学生以作品的方式拍照上传小组编程作品 7.教师展示结果,学生点评小组作品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实现知识内化,且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调控教学。 总结拓展 四、课堂小结、课外拓展 1.声控变监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用好网络双刃剑,享受科技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2.学生以弹幕形式总结归纳、汇报交流 3.教师总结展望 通过总结、复习巩固,帮助学生构建较完整的相应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