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第四章 表格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四节处理数据 学校 授课教师 日期 课型 新授 授课年级 初一 课时 1 教材 北京出版社 《信息技术》 教学指导思想 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指导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根据本节课各知识点的联系,采用‘主题任务’的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总结归纳知识规律和方法,加强知识的实际应用。本节课通过布置主题任务,把主题活动和学习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并通过对扩展问题的点拨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利用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处理数据》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节第一部分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获取数据、编辑数据、计算数据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的一节新授课。“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是用EXCEL管理数据的基础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分析数据的重要手段,是为制定方案或决策提供依据的重要一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它是本册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几个重点之一,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也是学习用图表表示数据的重要基础。因此这节课围绕解决问题,制定方案等生活问题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节主要涉及排序及筛选操作,这两项操作相对简单,因此以老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通过让学生充当角色,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通过全体学生自学探究、“小老师”操作演示、老师点评归纳,学生掌握排序筛选的相关操作。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对EXCEL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EXCEL的计算数据的方法等知识,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征,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知较直观,而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理解排序和筛选的意义 学会对数据排序的方法 学会对数据筛选的方法 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数据排序 2.数据筛选 难点:1. 数据多条件排序时多种条件的顺序机器设置 2.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设置排序、筛选条件 3.数据筛选时条件的设置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操作。 同时运用演示、练习、讲解、小组合作与交流,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学生既要自主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还要互相交流探讨、小组协作,在实践操作并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创新。 教材媒体 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素材 初一年级期末成绩表,端午节粽子销售记录表,学生自我评价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引入新课 3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已经借助于函数体验了一下EXCEL的强大的数据计算功能,这节课我们在接下来感受下EXCEL数据处理功能,看似抽象的概念,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扮演两个角色来体验下到底数据处理是做什么的。 这个角色就是我们初一年级年级主任的角色。今天年级主任有两个重要任务:根据初一年级期末成绩表1.找出成绩最好的前20名学生准备家长会嘉奖。2. 确定六名同学参加大兴区组织的语、数、英三科学科联赛(以语文成绩为主),该怎样确定呢?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初一年级期末成绩表” 1.快速找出前十条记录中总分最高的是哪位学生。 2.在所有的数据记录中快速查找出总分前20名的学生。 教师引入:数据量大时,不容易直观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比如数值谁大谁小。而借助于EXCEL的排序操作可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尝试操作下学案中任务一,感受下排序的魅力。 师生共同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引入做铺垫 学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回答。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为新知识引入做铺垫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简介,引出排序 (二) 任务驱动、主动探究 学习新知 明确概念 5 1、数据排序 (1)请各位“主任”看下学案中任务一,根据操作指导自主探索一下。看下它是否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们查找出总分前20名的学生。 试一试:操作比较快的同学尝试操作任务一中的拓展任务1)2)3)4) 操作完成后,请个别学生演示其成果,并讲解其操作方法和步骤,做错的同学完善自己的工作表。 想一想: 分别对“总分”和“语文”列进行降序排序操作,排序结果是否相同? 对“姓名”列进行排序时,排序结果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序的?和“总分”列排序顺序是否相同? 是否只有选中每一列的字段名才可以对该列进行排序? 使用排序按钮排序,是否可以同时对多个列进行排序呢? 实践总结: 排序时选中的字段不同,排序结果不同。 通过排序操作可将数据表中的数据按字母顺序、数值大小等进行排序。 任意选择数据表格内待排序列的任意一个单元格,在使用快速排序按钮,都可以完成对该列的排序。 使用排序按钮进行快速排序,一次只能按照一列排序,即为单条件排序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排序的案例 教师归纳: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查找效率,需要重新整理数据,对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数据进行排序。 教师引导:利用单条件排序是否能够完成主任今天的第二个任务“确定六名同学参加大兴区组织的语、数、英三科学科联赛。”?如果可以,怎么操作?如果不能,为什么? (2)请各位“主任”带着以下问题根据操作指导自主探索,完成任务二。 想一想: 什么是关键字?单条件排序,关键字几个? 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的区别? 选择单个关键字排序,和选择多个关键字排序结果是否相同? 任务二中是设置好以数学为主要关键字,那么可不可以以英语或者语文为主要关键字呢? 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问问题找同学解答 教师总结:对数据进行单条件排序,它的关键字只有一个,就是被排序列的数据的表头文字(字段名)就称为“关键字”。比如总分、姓名。对于多条件的排序,也需要根据关键字进行排序,区别是不只一个关键字,而是多个关键字。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分出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执行过程是首先按主要关键字排序,如果出现相同记录,按次要关键字排序。主要关键字必选,次要关键词可选。实际应用中,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的选择完全根据具体的需要而选择。 操作总结:首先选定数据区域,执行“数据”菜单中的排序命令。通过下拉列表选取到主、次关键字。设置递增、递减。 练一练:学生完成任务二中的课堂实践,完成快速同学尝试任务二中拓展任务 请完成学生上台操作,,做错的同学完善自己的工作表。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的练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关键字段的个数不同,排序结果不同;关键字段选择不同,排序结果也是不同。利用多条件排序,可以全方位的展现数据的规律性,以便我们分析观察。 筛选数据 任务三:1、选出数学成绩在90分以上的同学 2、选出语文成绩在80到90分之间的同学 教师解答:同学们想得很好,可以利用排序,但是采用排序的话,还是可以看到其他很多记录,比如取出2个问题时,容易出错,那么就需要EXCEL数据处理的另外一个利器—筛选。 PPT展示筛沙子图片引出筛选的概念:过滤掉不满足条件的数据记录,提取出满足需求的数据记录。 PPT举例初中升学、网络购物,百度搜索。 试一试:请各位经理根据学案中任务三的操作指导来依次完成任务三中的前两个问题。并思考 利用排序和筛选来完成问题1和2,结果有何区别。 经过我们的操作,可以看到筛选结果,但原始数据到什么地方去了,如何显示原始数据,尝试下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提示 请完成学生上台操作讲解,请学生分析排序和筛选操作的区别 教师总结:数据的排序和自动筛选均是为了用户在Excel中能够更快速、更方便地进行数据查询,但是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筛选使用户能够快速地在数据表的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隐藏暂时没用的数据(并未删除数据)。 问题1和问题2都是单条件的筛选,而问题3是多条件筛选,应该如何操作呢?请各位“经理”根据学案中任务三的操作指导来完成。鼓励学生探索其他不同于指导的方式来完成。 教师小结:不管单条件筛选还是多条件筛选都使得数据量大的表抽取成清晰小表,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发现某一特定数据所蕴涵的信息。如果表格中的数据较多,还可以先筛选,后排序,以达到更好的数据分析效果。 学生打开学案,自学完成任务一 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列举 学生打开学案,自学完成任务二 师生互动提问 学生演示 学生思考 学生操作并探问答案 通过任务,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仅做提示,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尝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列举生活中排序的案例,拓宽眼界,加深对排序的认识 通过问题,引发思考 未完成同学在看了别的同学的演示后,找到自己探索失败的原因所在,继续完成。已经解决问题的同学保存后帮助别的同学或完成“拓展任务”。所有同学在互相帮助的融洽的学习气氛中共同进步。 承接排序 引出筛选 生活举例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小结 归纳小结巩固提高 (1分钟)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学习了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意在找出数据的规律,为判断和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两个角色的感受,我们发现数据处理的两大操作排序和筛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相信同学们已经体验到数据排序和筛选的强大功能,希望同学们以后可以利用它解决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同样也希望同学们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而不是玩具或游戏机、电视机,让信息技术应用到社会、家庭的各个方面。 总结归纳,增强运用排序筛选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 自我评价 请同学们完成自评表 评价 渗透评价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