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作图表》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课是北京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第四册)2013版第四章表格数据处理与分析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对于Excel,已学会了输入数据、计算数据、查询数据后,进一步升华的一节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图表在表现数据的优势及实际应用,并学会用Excel来制作图表,能恰当地使用图表来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对于Excel已不陌生,也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操作技能,但对于用图表来表现数据这个知识点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首先是图表的构成情况,最主要的是它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就较难了,这是个难点,再就是能不能围绕着用图表来表现数据这个中心学习,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做一定的铺垫,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即保留认识图表和创建图表的内容,去掉美化修饰图表的内容。 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双出发、一自主”。“双出发”:一是从教材出发,结合上网目的的话题交流,通过对调查结果数据进行表格和图表两种呈现方式的对比,突出图表的直观优势,展开课堂学习;二是从学生经验出发,结合投票平台实时调查本班学生的上网行为,通过表格数据创建图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反省自己的上网行为。“一自主”:课堂活动中,教师在组织教学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既落实知识和技能目标,又提高认识,树立正确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观念。 对于图表的认识和学习,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制作图表—认识图表—怎样制作图表—制作图表干什么”这条主线进行。先理清对图表功能和意义的认识,再探究图表的组成及如何利用工具创建图表,最后通过分析图表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图表,会根据表格数据及需要在Excel中创建图表,会设置图表的选项,会合理选择图表类型来恰当地表现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上网了解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的情况,看到数据表格与图表不同的呈现形式,使学生发现图表在表现上的直观优势,突出图表的需求;对本班同学上网情况的实时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创建图表,来认识图表,并学会创建图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同学们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存在的的问题,纠正不足,来更好地利用网络。 教学重点: 认识图表、创建图表、利用图表来分析 教学难点: 恰当地选择图表类型,并正确地选择数据来创建图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让同学们打开调查派网进行上网目的的调查填写; 2、教师引语:信息时代,网络无所不在。网络资源丰富多彩、良莠不齐。如果我们在使用网络平台、利用网络资源时走入误区,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关于网瘾少年的视频; 展示全国各大城市网瘾青少年调查数据的表格和柱形图表。 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个城市的青少年网瘾现象最严重,哪个城市的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最好? 请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快速得出结论的? 小结:对于两种不同的数据呈现方式,图表在某种程度上比表格更为直观、清晰。(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图表) 添写上网目的调查表 学生听老师说,并沉思,观看《网瘾少年》视频 观察表格数据及图表,并回答问题 刚才答题的学生接着答:是通过图表,它可以直观地得出结论 进行班级学生上网目的调查,为后续话题的引入做铺垫,并为制作图表搜集真实数据素材做准备。 从学生熟悉的上网目的调查引出话题,通过两种数据呈现方式展示其调查结果,结合图表在数据表达上的直观性,引入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对象—图表。 认识图表 请同学们观察图表由哪些部分组成。通过观察全国各大城市网瘾青少年调查数据的柱形图,分别指到不同区域,帮助学生认识图表,并引导小结图表五要素(绘图区、标题、分类轴、数值轴和图例项) 刚才看到的这个图表我们把它叫做柱形图表,根据表格数据大小不同,柱形的高低也不同。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用来直观表示数据的图表,你知道吗? 展示另一表格数据,并用不同的图表类型进行表示,让学生讨论哪种图表类型比较适合来表示该表格数据。 这里要是还用柱形图就不太合适了,所以合理选择图表类型很重要。 过渡:那么常见的图表类型有哪些呢? 展示常见的图表范例,让学生概括它们的特点及适用环境。 全国各大城市网瘾青少年调查统计图—柱形图,它适合于进行不同数据大小的比较。 某杂志读者职业分布统计图—饼图,表现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某地一天内温度变化趋势图—折线图,表现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 观察全国各大城市网瘾青少年调查数据的柱形图,看看,图表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回答。 观察并讨论 观察并思考,讨论常见图表的适用环境 同样是关于上网的调查数据,全国各大城市网瘾青少年调查结果中的数据主要是人数,利用柱形图较适合,而对于这里关于上网目的调查表中的数据,它关注的是百分状况,所以适合用饼图。利用之前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分析中知道:在使用图表显示数据时,要合理选择图表类型。 创建图表 1、展示课上开始的上网目的调查结果,并制作成表格,我们将它用图表呈现,演示制作图表过程。 2、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并探究以下问题: (1)空图表、没有图例项或分类轴的图表(结论:要正确选择数据源) (2)清除或修改表格数据之后图表的变化(结论:图表与表格数据息息相关) 观察老师制作图表的操作要领和步骤,并自己制作图表 一起评价同学的作品,并思考问题 学会创建图表的一步骤,明白图表与表格数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结合学生在操作体验和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失误、认识误区等,分析讨论图表制作中的关键步骤。 分析图表 交流看法 结合图表展示结果,大家分析一下我们班同学的上网行为现状。 2、你对调查结果有什么感受吗?你觉得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网络? 思考并回答问题 从调查数据采集到制作数据表格、创建图表,目的就是分析和展示,再进行反思和改进。通过这样一个流程,既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创建图表的重要意义,又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 总结 请学生说说本节课上的学习收获与感受。 总结:我们认识了图表及常见图表类型,还学会了如何制作图表。合理运用图表,让数据更直观,有时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总结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明确本节课自己所得,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有利于改进教学 板书 第五节 制作图表 1、情境引入 2、认识图表 3、创建图表 4、分析图表,交流看法 5、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