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对应信息技术主题 T4 素材的加工与处理 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 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开始时间 1分钟 结束时间 45分钟 学科 信息技术 学段 初中 案例名称 图像初级处理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基本定位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提升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需求获取相应的素材,并对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计算机机房 教学环境:PHOTOSHOP CS6、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五册第五章《图像处理》第3节图像初级处理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图像的物理特性调整以及色彩调整的有关知识。知识的实用性比较强,操作方法难度不大。但色彩调整对学生色彩搭配、审美等方面的素养要求比较高。对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处理,对学生来说难度相当大 学情分析: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图像的基础知识;学会利用Photoshop软件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像。学生对画笔工具、形状类工具、油漆桶工具的用法,图层的概念与基本用法已基本掌握。但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和灵活。有待于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加强。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案例演示、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究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对图像进行矫正、裁切和调整大小的方法。 初步掌握常用的色彩调整方法。 了解选区的概念和魔棒工具的用法。 4、尝试使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运用软件提供的工具与美学素养的积累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流程和要注意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视细节处理 教学重点: 裁切工具、色彩调整方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色彩调整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与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Ps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名词,它的含义是? 处理前尽量选择精度高的图像。如果需要印刷分辩率至少要在100-300(dpi) 讨论发言 激发兴趣 普及常识 多媒体展示 2’ 复习导入 问题:1、照片是位图吗?还记得位图的尺寸用什么表示吗? 2、图层为图像分层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如何让图层内容不显示?如何复制图层? 回顾知识 熟悉操作 强化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多媒体展示 3’ 任务分析明确思路 任务:某同学有一张电子版的照片,请你帮他制作一张一寸证件照。 需要做哪些修改: ◇ 矫正 ◇ 去掉多余的部分 ◇ 修改尺寸 ◇ 适度美化 ◇ 修改背景颜色 讨论制作流程,梳理制作思路。根据讨论结果,思考自己能完成哪部分任务。需要哪些帮助。 梳理制作思路, 明确需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 2’ 自主探究修改图像 准备工作: 打开素材,确定素材是否可用,复制图层。 1、引导学生探讨“矫正”的方法 2、结合WORD中裁剪图片的操作,去掉照片中多余的部分。 3、引导学生探讨修改尺寸的方法。比较哪种更适合本任务。 尝试操作、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途径,互相学习。 总结归纳矫正、修改尺寸的方法。 层层深入,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 Photoshop的使用 10’ 能力进阶 色彩调整 4、照片需要做哪些美化处理 ● 让图像更亮 ● 让颜色更鲜艳 ● 偏色处理 5、更换背景颜色 色彩调整在图像处理中还有更多的用途。 ●变色处理 找出需要改善的地方,学习解决问题的新知识。 学习有关色彩调整、选区、魔棒工具使用的知识。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 Photoshop的使用 12’ 能力拓展解决问题 给出可选任务。引导学生依据个人对色彩调整知识的理解,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在给定的素材中,按要求进行色彩调整。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 6’ 交流展示 展示典型作品。 分享制作过程。 交流促进,互相学习。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 3’ 评价 利用调查问卷完成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表。 学生填写评价表 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 2’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 交流展示、教师点评、学生互评、评价表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在教学资源平台和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支撑下,我设计了丰富的数字资源供学生使用,这得益于网络教学环境,能方便快捷分享和交流资源的优势。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资源开展学习活动的可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Photoshop软件的实用性比较强,在教学设计中为提高学生对软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采用:自己拍摄素材----根据需要对素材进行编修-----根据实际问题调整修改的活动流程。PS软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专业性比较强。看到各种专业的名词就令学生望面生畏。软件功能强大,操作界面复杂,这些问题也给学习带来了困扰。针对以上问题和平时实践经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把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定为了:基于问题的解决的实践探索学习方式。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基本能掌握一张证件照的简单处理方法和处理流程。 教学反思 这节是PS软件教学和第4课时,PS软件功能强大,专业性很强。在前两节内容的教学中学,学生简单掌握了工具箱、画笔的用法,学习图层的作用和基本用法。学生对于PS软件还只是一个基本的认识。这节内容开始是图像处理知识起始部分。学生要从学习工具的使用转移到使用软件解决具体问题上来。教学内容综合性更强。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我把重点放在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上。从实践过程来看,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用途,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但这节课内容设计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学生对软件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的情况下,这节的教学内容安排有点多,任务的难度也过大。课堂实践的时间有点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