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名称: 简单图像合成 教师姓名: 学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有计划地、合理地对信息进行加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的应用到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中。 本节课结合了我校初中部学生“参观首钢工业园区”的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了几个课堂小任务,以任务为驱动的方法推动简单图像合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让学生们体验信息技术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方法。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新版北京版《信息技术》第五册第5章图像处理第5节《简单图像合成》的内容。前几节教材中主要研究了图像的基本处理、简单图像的绘制,本节课内容为运用PS软件对图像进行简单合成,后续还要学习图像的综合处理和创作。 本节课以“参观首钢工业园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引出三个课堂小任务,将选区的布尔运算、变换与自由变换、通过拷贝的图层等知识点融入课堂小任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最后以学生自己班级的合影照片作为操作对象,激发了学生们的制作热情,提升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会运用图层、色彩调整和简单抠图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选区内容之后,进一步学习简单图像合成的处理。第一次接触图像合成,学生对合成图像的位置关系、颜色配比、近大远小等问题的认识和调整存在问题。 通过刚刚学习过的选区,学生对图像合成有了简单的基础,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显示出浓厚的好奇与期待。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三个任务贯穿整堂课。在活动过程中利用启发法的教学手段,一问一答,一讲一练,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四)技术准备等 将机房所有机器运行并调试好photoshop CS5软件 启动并连接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保证师生相连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像合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学会利用布尔运算进一步完善抠图技术 3、掌握变换、自由变换工具的基本使用 4、理解图层与图像合成之间的联系 5、掌握图层蒙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首钢工业园区,搜集图片素材,利用图像合成技术展现首钢的迁址、首钢的钢铁雕塑作品,并制作完成全添加班主任的班级合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用数字图像表达信息的意识,提升用图像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建立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生活和学习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选区布尔运算的综合运用 难点:图层与图像合成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或设置意图 知识回顾 (3分钟) 提问上节课学习的选区功能有哪些、不同选区工具的适用情况、取消选区的方法 学生通过软件界面回顾、复述 复习选区工具的知识,提高对抠图过程和方法的认识 情景导入 (2分钟) 展示上周五同学们到首钢工业园去参加社会实践的图片资源,结合当下的雾霾问题引出首钢的迁址。 请同学们介绍首钢的迁址情况 浏览社会实践照片、回顾参观首钢的收获 通过回顾照片,引出对首钢相关问题的回顾 活动一:合成图片:首钢迁至曹妃甸 (10分钟) (一)提出活动要求: 将首钢的标志性建筑大烟筒移动 至曹妃甸。 本着“搬厂不搬霾”的原则,将烟筒色相调为环保的绿色 输入文字:首钢搬至曹妃甸,搬厂 不搬霾 分析图像组成 尝试操作 复习选区工具的使用 初探图像合成 (二)展示2位同学作品,演示制作过程 观赏、分析、对比 参考回顾制作过程 (三)提出问题: 两个烟筒如何同时选取抠出来? 思考,回答问题 选区工具的选择应用回顾 (四) 介绍布尔运算 利用布尔运算修改作品 体现选取间的合作应用 活动二:展示钢铁制品雕塑 (10分钟) (一)提出活动要求: 将钢铁雕塑抠选出来放置入首钢图片中 复制出两个雕塑的对称图像 观察 设计制作方案 引出自由变换和变换的应用及对比 (二)展示使用变换和滤镜功能的作品 分析图像组成 尝试操作 (三)展示两位制作失败的例子 剖析原因 观察作品 发现问题 (四)提出思考, 你们都是如何抠图的? 哪种方法最快最准确? 思考,分辨 活动三:制作班级合影 (10分钟) (一)提出活动要求: 将班主任单人照片抠出置入同学合影中 不遮挡同学 整体和谐自然 分析图像组成 尝试操作 建立图层与图像遮挡关系的联系 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展示自然美观与生硬遮挡的两个作品。请制作自然美观作品的同学演示操作。 观察思考,找细节,找不同 (三)展现难点: 什么是图层蒙版? 图层蒙版如何实现此效果? 修改作品、提交 归纳总结(4分钟) 布尔运算 图层蒙版的使用 回顾所学 思考要点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再现课程重难点 佳品欣赏 (1分钟) 展示优秀创意作品,为下节课做铺垫 欣赏 为下节课做铺垫 教学设计特点 整堂课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利用三个任务贯穿整堂课。三个任务的设计层层深入,逐步展现出图像合成重点和难点。通过任务一使得学生懂得没有一种选区工具是万能的,需要配合使用才可以发挥最大价值,掌握了布尔运算的使用。通过任务二巩固练习,掌握变换、自由变换、和滤镜的使用,通过任务三学习蒙版的使用并知晓其原理,开阔学生们的思维,联系学生实际,提升对图像合成的应用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主题设计以社会实践——参观首钢工业园为主,将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和图像素材用作本堂课的教学资源。资源源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