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制作Flash动画——补间(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关键帧、层的意义; 2.掌握“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学会“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3.进一步熟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4.进一步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一个太阳从左向右移动的动画”,了解“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2.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制作“旋转的风车”动画,提高学生制作动画的水平; 3.通过拓展学习,达到分层学习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动画制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掌握动画制作的方法,提高制作动画和欣赏动画的水平。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研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理解关键帧、层的意义 教具和教学手段 教 具: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手段:讲解与演示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 学 过 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个太阳从左向右移动的动画”。提问:这个动画好不好看,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制作一下,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互动,自主学习: 制作动画—“移动的太阳” ⑴教师演示,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并参照教材进行制作。 ⑵学生依照教材中文字描述的操作步骤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制作步骤: ①建立一个新文档,双击图层1,改名为“背景”; ②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库”命令,将一幅名为“绿色家园”的背景图导入到元件库中; ③执行“窗口-库”命令,打开元件库。选择“背景”层的第一帧,将元件库中的“绿色家园”图片拖入到场景,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 ④选中第40帧,按F5键插入帧,使动画延长到40帧,即在1-40帧均能显示这幅图片,再锁定“背景”层; ⑤单击图层区左下角的“插入图层”按钮创建图层2,改名为“太阳”; ⑥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哭”命令,将“太阳”图片导入到元件库中,并拖放到场景的左上方; ⑦选中“太阳图片”,执行“修改-位图-转换为矢量图”命令,将“太阳”图片转换为矢量图。用“选择”工具选取图片边缘的多余部分,按Delete键删除; ⑧选中“太阳”图片,执行“修改-转换为元件”命令,将其转换成名为“太阳”的图形元件; ⑨在图层“太阳”的第40帧插入关键帧,将元件“太阳”移动到场景右侧,然后单击第1帧,在帧的“属性”面板中,设置“补间”框中的选项为“动画”; ⑩执行“控制-测试影片”命令,观看效果。 ⑶对于共有的问题,教师做集中讲解。 ⑷小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优劣,并推荐出较好的作品。 ⑸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并让学生尝试总结“动画补间”动画的主要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通过作品评价提高了学生鉴赏能力与审美水平。 3.探究学习,实践操作: ⑴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探究任务:制作“旋转的风车”; ⑵学生根据教材P151-153的操作步骤进行实践操作,遇到问题相互讨论; ⑶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并对共有的问题做集中讲解; ⑷教师请学生演示,鼓励学生上台操作。 4.巩固提高,课堂小结: ⑴教师总结本课教学内容,点评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⑵请学生说出“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主要步骤; 5.拓展练习(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 在动画“移动的太阳”基础上制作一个描述太阳东升西落的过程的动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