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植物(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观察、独立思考、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比较,养成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水绵的形态结构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3.蕨类植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生殖的特点及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难点: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引入展示植物精美的图片,引发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植物种类繁多,大部分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为自养类型。学生观赏,激发学习的兴趣。PPT课件演示各类珍稀植物的图片:水杉、银杉、银杏珙桐等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藻类植物的形态特点藻类植物的生殖方式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师演示鱼缸中的水绵,播放观察藻类植物视频。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生活环境。出示藻类植物的标本,指导学生观察其它的藻类植物,总结藻类植物的一般特性。出示衣藻的挂图,让学生了解单细胞藻类的结构。分组提供学生藻类植物的标本。(提问:海带、紫菜等藻类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海带上的孢子囊,说明其可以产生成熟的孢子,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组织学生讨论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学生比较这些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了解到藻类植物有两大类:有淡水藻类和海藻。观察、讨论思考如下问题:水绵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形状;颜色;叶绿体什么形状,其在细胞中如何排列;单细胞还是多细胞;营养方式等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的提示和指导,观察其它藻类植物的标本。并思考问题,归纳藻类植物的形态特点:含叶绿素,自养,水生,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生活习性苔藓植物的形态特点苔藓植物的生殖方式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师通过PPT展示葫芦藓,通过观察葫芦藓图片了解其生活环境。提出问题。1.葫芦藓植株呈什么颜色?植株平均高度是多少?2.葫芦藓的茎与叶、假根有什么特点?3、从葫芦藓的形态结构特点来说明它为何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出示其他苔藓植物的标本,指导学生观察,总结苔藓植物的一般特性。出示葫芦藓生殖过程的挂图,讲授其生殖过程。并提问:葫芦藓生殖过程有什么特点?组织学生讨论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通过观察后,让学生介绍葫芦藓的生活习性: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葫芦藓植株颜色为绿色,植株的高度约为1~3厘米;它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茎和叶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输导组织,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其它苔藓植物的标本,归纳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植株矮小,没有维管束,不具有真正的根,水生到陆地的过度类型,学生学习葫芦藓生殖过程,其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明确了它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这也就决定葫芦藓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帮助学生理解葫芦藓的生殖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习性蕨类植物的形态特点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演示蕨的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学生是否能说出植物的名称和其生活的环境。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蕨的标本,归纳。提出问题:蕨植株是什么颜色?它与葫芦藓相比有何不同,高度有什么变化?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有无叶脉?出示卷柏、鹿角蕨、满江红等其它蕨类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总结蕨类植物的一般特性。展示PPT上的蕨类植物叶子的背面,指导学生观察蕨的背面孢子囊的结构,其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思考它的生殖方式。组织学生讨论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学生思考回答:蕨,生活于阴湿的陆地。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蕨的标本,思考讨论。蕨植株是绿色。植株比葫芦藓高大。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有叶脉。植株比较高大。学生观察蕨的图片,讨论、归纳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维管束。学生观察叶的背面有孢子囊,明确蕨类植物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对蕨比较生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赏植物肾蕨,然后指出它们是属于同一类植物。PPT展示卷柏、鹿角蕨、满江红等其它蕨类的图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课堂小结比较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比较、归纳,完成学案。列表比较。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对三类植物类群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不是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几类植物的形态特征,通过教材文本、PPT上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来判断这些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群,从而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通过分组讨论、表达交流、列表比较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等都得到提高。通过本节的教学,学生对苔藓植物叶的特点缺乏理性认识。因此对它可以当做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物不理解最好能以一个具体实际的例子结合真正的苔藓植物特点来说明最好。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