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苏科版七年级下册8.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想:《生物体的基本结构》这一节被安排在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一节。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以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编排了学习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结构、分析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概念,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初步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在对大量动植物材料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归纳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认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从而构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而“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等内容,初中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困难。因此,这节课要在对大量动植物材料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把“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做为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教学难点: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精讲点拨法。课时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自主学习(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初步认识,逐步培养预习等自学能力)1.1665年,英国人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2.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科学家和分别提出植物和动物是由构成的,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细胞学说”。细胞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3.除病毒以外,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制作临时装片:(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有哪几步?(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染色用的是。(3)盖盖玻片时应怎样操作才能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4)染色时应该在盖玻片的滴加碘酒,在用吸水纸吸引,并重复2-3次。(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有哪几步?(2)口腔上皮细胞在哪里?怎样获得?(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染色用的是。(4)你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结构异同?二、精讲点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很多生物体(病毒除外)外表看起来差别很大,其实它们都有着相似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第一环节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阅读P4-P5内容,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思考为何要有这些注意事项。观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课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教师引导学生把各个步骤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出来: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对照课本图8-2,辨认细胞各部分结构。第二环节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1.引导学生阅读P6内容,学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实验中强调的注意事项。教师引导学生把各个步骤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出来: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刮→涂→盖→染→吸。2.观看“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课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3.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对照课本图8-2,辨认细胞各部分结构。小组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突破难点,理解并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从而更利于后面进行这些实验的正确操作。)1、制作临时装片时,如何避免气泡的产生?2、要在显微镜下看到清晰的物像,在制作装片时应该怎样操作?三、当堂巩固:完成课本中随堂讨论题四、教学总结:1.显微镜的发明标志着对生物体的研究从宏观世界到了微观世界。2.一般来说,(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撕→展→盖→染→吸;(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刮→涂→盖→染→吸五、作业设计: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复习制作动植物临时装片的方法,并提问和回顾实验中的注意事项。2、书面练习:《成长资源》第1-2页附:板书设计: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一)一、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三、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教学反思:科研组长审核意见: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