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网络改变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用的网络功能; (2)尝试运用这些功能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3)理解网络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运用网络去解决问题; (2)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师提供的案例,多角度评价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批判性的看待网络,能辨别网上信息的真伪优劣,对网络不痴迷不畏惧。 4、行为与创新 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网络,并将科学上网落在实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过如何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也学习过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优劣,所以有利用网络搜索的基础,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突出网络的便捷与优越。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用的网络功能 难道:多角度去评价网络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行为 传统 网络环境下 看报纸 浏览网页 写信 电子邮件 去商店买东西 网上购物 打电话 即时通信 写日记 博客与微博 藏书 360个人图书馆 看地图、问路 GPS导航 思考:网络给我们生活和行为还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哪些好处?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 2、新课讲授 任务以同学们4月1日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徒步祭扫活动为背景,整理出老师和同学们在徒步祭扫前的准备 老 师 同 学 前一天查询祭扫当天天气 自备祭扫用的鲜花(白菊) 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人员联系 自行安排从学校到高中部的乘车路线 徒步祭扫路线的规划 【活动一】教师利用网络查询天气 这个活动在上学期的《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中已经学过,所以直接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内容) 【活动二】同学自备祭扫用的鲜花 教师:由于祭扫活动在下午进行,如果前一天就买好鲜花,很容易因为保存不当发蔫甚至枯萎,所以在祭扫当天中午拿到鲜花最合适,这时就需要利用网络来订花,订花的途径主要有手机外卖平台和淘宝,这里我们尝试在淘宝上预定鲜花。 同学们自行登录淘宝网,在其中输入恰当的关键字,搜索出符合条件的商家。请搜索出结果的同学上来演示。 *关键字“白菊”+“清明” *增加筛选条件:“发货地:南京” (设计意图:搜索关键字的选择,同时结合筛选条件,最终做出最优的选择) 【活动三】老师规划徒步行走的路线、同学们自行安排从学校到高中部的乘车路线 这里需要利用百度地图,教师演示百度地图的搜索、路线规划和实景地图功能,同学们按照要求规划路线或者利用实景地图查看沿路地标。 (设计意图:实景地图是百度地图中的一个比较实用又有趣的功能,很多同学会利用地图搜索地点、规划路线,但是不会使用实景地图) 【活动四】老师与纪念馆工作人员联系 教师PPT演示一些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和网络通讯方式,请同学们谈谈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设计意图:QQ、微信这类即时通信软件虽然便捷,但是有时候不够正式,能够一次性传递的信息不多,而且比较容易丢失或忽视,而电子邮件这类网络通讯方式虽然便捷性上略有欠缺,但是比较正式,而且信息不容易丢失,在信息传递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里引导学生对这些软件的优缺点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是批判性的,旨在唤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活动五】与他人分享我们活动感受的方式 同学们列举出他们平日里分享生活和感受的途径,教师提出一个课后任务,将他们本次活动的感受图文并茂的与他人分享。 (设计意图:学有余力的同学在课后尝试使用博客等方式生成图文并茂的日记) 网络的利弊 教师: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体会到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是不是网络真的有百利而无一害呢?教师展示一些由于沉迷网络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的案例。 学生讨论并总结网络的利弊,并尝试列出一些合理使用网络的举措。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同学们亲身经历的活动为背景,通过设计多个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去解决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他们体会网络的便捷;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体会更多的是网络的积极影响,对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仅停留在一些网络或新闻中的案例,不能很好的引起他们的共鸣; 可以将课时重新调整,将网络的利弊以及合理使用网络放在下一个课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同学们参与其中,真正唤起他们的思考和共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