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一、课题 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教学目的 (一)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基本含义; 通过实例与课堂讨论,向学生传授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特征;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 激发学生对信息的热情、促使学生提高信息意识; 三、课型 本次授课为新授课,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 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具体含义和表现形式;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 如何解释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抽象概念和解释范围; 教学方法 讲解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室; 《信息与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提出课前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 同学们,开始上课之前,老师向给大家听一首歌曲,猜猜是哪一位明星—— (幻灯片展示鹿晗的歌曲《勋章》及照片) 没错,这个人就是鹿晗。我们都知道鹿晗是大家喜爱的明星,他的每一场演唱会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去观看。那么我想求助大家一个忙,我不太了解鹿晗这个人,我想了解他更多的信息,你们能帮助我吗?(最后课件出示鹿晗的个人资料) (你们的信息是从哪来的呢?) 1、了解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信息” (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不同的图片,包括天气预报、闹铃、行人过马路时的红绿灯) 老师: 同学们,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的照片,大家仔细看一看大屏幕上的图片,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你从这些照片里获得了哪些信息? 老师: 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很形象地说出了屏幕里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就像老师展示的这些照片一样,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无时不刻地透露着信息。获得信息有哪些途径?(网络、电视、书藉等) 活动:小组讨论 并最终得出结论:铃声、红绿灯、书籍、文字都是信息的载体。 “ 如果让你周末约朋友出去玩,你可以用什么方式告诉他?” 师:通过这个练习,大家已经分清了信息与载体的关系了吧?那么现在,谁可以总结出信息的定义了呢? 其实信息就是消息,信息无处不在 2、了解 “信息”的基本特征 师:信息是不能独立传播的,它必须依靠载体表达。我们把信息的这个特性成为信息的依附性,这也是信息的一大特征。然而,除了这一特征,信息还有别的特征吗?它还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信息的特征: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与价值性、可再生性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信息的这几个特征来完成一个任务:“说出下面的实例都是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师:大家都做完了,我们请几位同学起来说一下。 教师展示对应幻灯片内容 信息的基本特征: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与价值性、可再生性(课件展示特征及例子,进行连线) 3、学习“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技术 师:刚才学习的一切都告诉了我们信息的重要性。既然它那么重要,我们就应该好好的使用信息。可是,我们同时也知道了信息有好坏、真伪之分,也知道了信息是有时效的,那么,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这种能力就是信息技术。 教师展示信息技术的定义: 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产生、获取、传递、识别和应用的相关科学 信息技术包括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展示课件逐一展示) 4、信息社会(阅读教材第7页) 信息虽然古代也有,为什么不能称之为“信息社会”呢?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生存能力,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 灵活、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遵守信息的法律、法规,培育良好的信息道德 九、作业 收集TF-boys三位成员的信息 十、课堂小结 老师: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一些传递、获取和存储信息的方式,知道了计算机是最重要的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它已经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帮助我们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下节课就让我们认识计算机,与计算机一起交朋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