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教学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本章是在学习有关人体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有关健康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属于基础知识的应用部分。本节内容《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是本章的第二节内容,是在学生对健康的含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进一步认识影响健康的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知识与技能目标B级。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并能运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知识针对性提出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2、学情分析由于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对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了解,且具备一定的卫生常识,因此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同时,由于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生命科学学科比较感兴趣,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因此也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平板互动反馈技术应用已经在学科教学中多次使用,学生有一定的应用基础。主要应用此技术的课堂即时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3、教学设计随着信息化的设备不断地运用到教学中,课堂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因此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在学习“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时,能够知道有哪些同学有问题,及时解决知识点落实;在学习“病原体和疾病的关系”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归纳整理;对于本节内容的重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概念相对抽象,则通过引导学生分环节观看埃博拉出血热的视频分析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并通过学习单进一步学习乙型肝炎,艾滋病和结核病,认识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最后回到埃博拉出血热,引导学生利用传染病知识分析此病的易感人群,提出积极的预防措施。在后两个环节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2、理解常见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通过阅读教材完成学习单,学生能认识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及其传播途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埃博拉的资料分析,学生能运用传染病知识分析常见传染病的三个环节。2、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并倾听同伴的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热爱生命,预防疾病和关心他人,逐步养成积极的生命观和健康观。2、通过共同探究的学习活动,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关注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传播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的知识。难点:学生运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能提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反馈、讨论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单。六、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引入二、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四、传染病的预防五、小结反馈用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数据引入。说明传染病是一类危害很大的疾病。列举出几种疾病,请同学挑选出其中的传染病。为什么判断这些是传染病?根据疾病能否在生物体之间传播,将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圈划教材P82.划出关键词。板书: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传染病之所以能够具有传染性就是由病原体引起。分段播放埃博拉的视频资料,分步骤讲解传染源、传播途径。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成为传染源。阅读教材p82信息库。完成配对题。下发资料讲解乙型肝炎。学生自学结核病和艾滋病,完成学习单。要求学生运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基本知识,重点小组讨论埃博拉的易感人群保护方法。专家提出如何有效地预防。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终止的过程叫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包含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圈划教材P84。本节课知识反馈。学生回答:略。平板做选择学生回答:略。平板上传小组讨论,完成学习单。小组讨论并汇报。八、课后反思附1:板书: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传染病和非传染病能否在生物体之间传播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附2:活动一:你认为哪些疾病是传染病胃癌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甲型肝炎骨折哮喘手足口病水痘阑尾炎脚癣活动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真菌败血症淋病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体癣轮状病毒婴幼儿秋季腹泻活动三:根据课本83页的内容,完成下表。传染病名称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的方法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血液,生活密切接触艾滋病结核病活动四:讨论埃博拉出血人的易感人群有哪些?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附3学生学习单活动三:根据课本83页的内容,完成下表。传染病名称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的方法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血液,生活密切接触艾滋病结核病活动四:讨论埃博拉出血热的易感人群有哪些?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