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校: 课题 第2课 面积计算器 科目 信息技术 班级 六年一班 课节 第五节 课时 40分钟 教材 《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编委会组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全书的第2课,在前面对于scratch软件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了解scratch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变量的意义;掌握创建变量的方法;掌握【数字和逻辑运算】模块中命令模块的应用。 本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在本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六年级属于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另一方面,六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所以经常会出现学习厌倦,如何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很关键。同时,由于学校之前的信息技术普及情况不理想,导致六年级学生的基本水平较正常水平较低。虽然上两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scratch软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故,要求老师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的同时,进行新课程的讲解,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变量的意义 (2)掌握创建变量的方法; (3)掌握【数字和逻辑运算】模块库中命令模块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采用复习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检查学生对于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讲练结合法,任务驱动法让学生独立自主、高效、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讲练结合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创建变量的方法; (2)掌握【数字和逻辑运算】模块库中命令模块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数字和逻辑运算】模块库中命令模块的应用。 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教学讲授技能,教学激疑答疑技能,教学结束技能,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讲练结合教学模式 教法选择: 讲授法、提问法、谈话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 任务驱动模式、讲练结合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 计算机、信息技术机房 软件资源: 极域电子教室、scratch软件 教学过程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新课讲授 (20分钟) 拓展练习 (10分钟) 总结 (5分钟) [师] 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呢?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对于上一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下面大家动手完成这样的一个操作: [师]我们看看谁最先准确的完成操作。(巡视学生操作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师]好的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操作,看来大家对于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的不错,现在我们往下进行,同学们单击程序命令区的【变量】模块。这里老师给大家普及下一什么叫做变量,在数学中,我们把不断变化的,可取不同值的量称为变量。然后单击按钮,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变量名称为“长方形的长”,同时选择“只适用于这个角色”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左侧的程序命令区有了变化,同时,右侧的舞台上 多了一个变量条。大家学会了吗? [师]好的,下面给大家一点时间,大家尝试完成新建三个变量,分别是: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和长方形的面积。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举手示意。开始吧。(巡视学生操作,给予适当的操作指导。) [师]好的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操作,下面大家把控制模块的程序命令 拖到脚本区,然后将 分别拖到脚本区。(进行指导) [师]好的,现在老师要问大家一个数学问题:长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师]好的,那有没有同学能够猜一下,我们应该用哪个模块来进行面积的计算?大家可以点击每一个模块,找一找。 [师]很好,大家看一下老师的操作演示:我们单击模块,将惩罚运 算拖到变量中 然后分别将 命令拖动到中这样就完成了面积计算器的程序编写。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随意的设定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单击按钮,舞台上的面积值就显示出来啦!下面大家一起来尝试完成操作吧!(巡视学生操作。进行适当的指导) [师]完成操作的同学,尝试一下设计三角形计算器。没有完成操作的同学可以继续完成之前的操作。 [师]好了,完成了操作,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师]很好。还有没有补充? [师]嗯 非常好!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了。下节课我们在一起来深入的学习如何运用scratch进行更加深入的运算。 [生]打开软件进行操作 [生]认真听讲,仔细观看老师的操作。 [生] 学会了 [生]进行操作,遇到问题举手示意。 [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操作。遇到问题举手示意老师。 [生]长乘以宽 [生]数字和逻辑运算 [生] 认真听讲、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 [生]进行操作,遇到问题举手示意。 [生]完成操作的同学,进行拓展练习,未完成的同学继续操作。 [生1]创建变量 [生2]数字逻辑运算模块的应用 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检查学生对于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讲授新课 什么是变量、如何新建变量 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师生互动。 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吸引学生注意力 讲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进行分层次教学,尽量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优点:通过“任务驱动法”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缺点:内容比较枯燥,学生觉得没意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