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Photoshop简单图像合成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是 学科 信息技术 学段: 初中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初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材第五册第五章图像处理,主要以软件Photoshop为载体,介绍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图像绘制的常用工具与方法,图片调整技能,以及围绕主题进行宣传画的综合设计与合成相关知识。全章内容以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为线索,侧重知识和原理的学习,同时紧密结合日常生活所需,激发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兴趣。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图像合成效果图,如街边的展板、照相馆制作的艺术照等,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图像制作软件,因此本课为起始课,但作为公开课来展示,又需要有始有终,学完本节课的知识要有成型的作品,所以选了本课题简单图像合成,本课的主要内容为认识Photoshop工作界面,使用现在有的模板,将自己的几张照片合成为一张,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像制作软件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与成就感 学生情况: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从未接触过Photoshop图像制作软件,但在生活中又随处可见合成图像,日常生活中在手机里也接触过美图秀秀等简单的图像制作软件,可以很容易就将几幅图片组合起来,但Photoshop的功能更强大、更专业,对图像处理的功能更全面,如平面设计、广告等。 教学方式: 1、实例演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学好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操作演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边讲解教学内容,一边完成相应的课堂实例的操作演示,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新知识。 2、提问法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在完成实例的过程中,我会通过“提出疑问”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热情,通过师生相互参与讨论,达到合作与交流的目的。 技术准备:图像合成样例及素材,保证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学系统的正常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Photoshop工作界面,理解移动工具、自由变换和图层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图片合成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掌握合成图像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历、探究图像合成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使用移动工具,掌握自由变换使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图层的应用及合成图像 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通过图像合成照片引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后,认识工作界面,分析图像合成步骤,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小组结合制作合成图像,发现问题及时讲解演示,讲解图层的概念,完善作品中的不足,小组展示交流评选中优秀作品,传到群共享中,全体同学交流评价。拓展知识学习,初步了解 Photoshop其他功能,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1、 设置情景: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幅有趣味的合成图像,供学生欣赏。 2、引入课题:展示的图片,经过巧妙的加工后,就成了具有一定趣味含义的作品,这就是合成图像带给我们的奇妙之处。 提出本课课题。 欣赏合成图像,了解合成图像的作用,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优秀的图像合成作品,展示图像合成的无穷魅力 2’ 新课讲解 明确任务:展示图像合成效果图(如图),并启发学生。 (一)认识Photoshop工作界面,各个面板、工具的位置及布局,主要是“移动工具”和“自由变换”菜单。 学生欣赏作品,构思 学生亲身体验软件 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安排 新课讲解 移动工具:用鼠标拖动的方法改变照片的位置 “编辑”菜单—“自由变换”调整图像大小、倾斜 (二)分析图像合成 观察样例中的作品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让演员登上舞台,即如何在Photoshop中打开图像? 用自制教具分析合成图像过程:先选择边框,然后将自己的照片入到边框后边,调整大小、位置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引出图层的概念: 可以把图层比喻成一张透明的纸,在多张纸上画出不同的东西,然后叠加起来,就是一幅完整的画面。 图层控制面板:管理图像文件中的所有图层,可以用来创建、删除、复制、图层的重命名,隐藏/显示图层。 改变图层的位置可以改变图像的显示层次 PS文件的类型:PSD为PS专有文件 PNG为透明背景文件 JPG为压缩格式文件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思考,完成“演员登台” 学生进入Photoshop,结合学案亲身体验操作过程 学生发现问题:照片的层次有误 根据图层的学习,修改自己的作品 学生初步了解移动工具和自由变换,为制作合成图像做好准备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了解制作过程,将自己理解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发现问题,给出定义,加深印象 10 实践操作 任务:制作自己生活照的合成图像 1.从QQ空间中下载生活照片 2.根据所学生知识制作合成图像 3.完成作品,相互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 学生所学知识联系实际,提升自我成就感 8’ 小结 ◎选择相符的背景和图片 ◎“自由变换”组合快捷键Ctrl+T ◎调整图层的层次 小组交流巩固学习步骤,知识 总结,强调目标 2’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安排 拓展练习 《自制大头贴》参考图: 提示: 方法1、利用磁性套索工具选取兔子或者小猫 (选学)方法2、背景为纯色时,先将图像移至底图上,利用魔棒工具选取“小猫”图像的背景,然后剪切背景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及磁性套索工具的使用说明,制作大头贴 知识的拓展,了解PS软件的其他功能及优势 8’ 分享交流 在QQ空间或者是群中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取长补短 通过交流提高对Photoshop进一步了解,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 归纳总结 移动工具、自由变换(Ctrl+T) 图层的使用方法 磁性套索工具 共同总结归纳 回顾本节内容 2’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 学生课堂练习的参与度提高,每个人都能充分“动”起来; 2、 学生通过练习,对所学技术掌握水平提高; 3、 师生间、生生间互动交流良好,课堂气氛活跃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合成图像引入新课,通过任务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个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由始到终都有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掌握知识,联系实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