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校园文化报——图文混排 授课教师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长春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单元《文字处理》的第五课《图文混排》中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_??????_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对象插入的概念、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并对文档进行图文混排及组织结构图的应用。 学情 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对Word操作界面已经比较熟悉,对于编辑文本、设置格式、插入艺术字等功能已比较了解,能独立应用。此外,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充满浓厚的兴趣,但学生间在学习基础、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多方面存在较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给课堂_??????_带来了困难,但同时也成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图片对象的插入方法;文本框的设置。 2)、了解各种环绕方式的版面效果。 、组织结构图的插入方法。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1)、能够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插入图片; 2)、能够熟练使用图片工具栏对图片进行编辑和修饰; 3)、能够对图文混排的作品进行评价。 3.情感目标 1)、亲历图文作品的制作,感受word软件强大功能,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和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2)、欣赏和评价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3)、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重点 知识的重点:图片的插入和调整 任务的重点:图文混排的技巧 能力的重点:合作能力、自主学习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难点 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与校园文化相关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2、制作上课所用的课件,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红蜘蛛电子教室; 3、综合分析学生个性,设计分组方案,制订分组名单; 4、将学生所需使用的文字及图片资料用红蜘蛛电子教室下发到每台学生机上。 教学媒体 本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的,利用红蜘蛛电子教室这个多媒体网络软件,实现教师演示、个别指导、网上交流、作品提交及作品展示评比。在出现共性问题与个别错误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室软件演示和个别指导,在创作作品的同时,学生可以进行网上交流。体现教师的指导、组织作用,学生主体、探究协作地位。 教学评价 1、采用小组间竞争机制,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得最好,增强学生协作互助的意识; 2、明确小组的任务,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3、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反思,增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增强自学能力;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课堂分组?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分成了6人一组。?按分组就座?每组成员均尽可能按学生的性别、学习基础、交往能力的差异进行搭配。 激情导入 (2分钟)?展示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获奖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图文混排》 ??观看课件 欣赏作品?采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出今天的课题。 自主 学习 插入 图片 (5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快速阅读教材中插入图片那一段,以“诗歌诵读大赛”为主题,尝试在所给出的文档中插入图片(图片的内容要与文字内容相符);2、要求: 只要尝试插入一张与文档内容相符的图片即可;3、提示:可参照我们以前学过的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4、教师巡视、答疑。?打开桌面上的“校园文化文字及图片”文件夹,根据文档内容插入相关图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尝试学习自己喜欢的学习目标,给了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自由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 自主 学习 设置 图片 (20分钟)?1、让学生快速阅读30-32页内容,然后让每个小组尝试设置图片的大小及环绕方式,并能完成自己的一个作品;2、要求:作品要个性化,不要千篇一律,完成任务要讲求高效性;3、课件展示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寻找的解决办法的途径:①通过“右键”菜单②跟同学讨论交流③请教老师;4、教师巡视、答疑;5、对学生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讲解演示。?在上一个插入图片练习的文档基础上设置图片的格式,美化文档。?? 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 教学 反馈 (15分钟)?展示每一小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观看作品评选最佳作品,对每个作品分析它的优势与不足。? 归纳 小结 (5分钟)?师生共同总结:图片的插入和调整的方法,文字环绕的方式应用以及图文混排的技巧。?回答问题 观看课件?? 强调图文混排的技巧 ? 拓展?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对“校园文化报”这篇文档进行修饰,下节课大家可以交流一下你们新的学习经验。?课后练习?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备注 板书设计 校园文化报——图文混排 设置图片格式 设置文本框格式 插入组织结构图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