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即时通信真便捷 网络论坛与即时通讯 教材简析 BBS是电子公告牌服务的简称,又称论坛。它是一个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不仅可以交流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探讨生活、友情等方面的问题。它是网络通信的延续,也是网络信息交流功能的延伸。“网络论坛”内容丰富,灵活有趣,实用性很强,它是学生在网上发表意见和探讨问题的一个窗口,也是“电脑能为我们服务”的应用典型实例之一;通过本课学习既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同时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是一节具有较强探索价值的课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网络论坛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学会进入聊天室聊天; 学会使用QQ进行交流。 2.能力目标 能熟练使用网络论坛、聊天室、QQ等即时通讯发表意见,探讨交流,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网络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改变,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增强网络是非观能力。 教学重点 网络论坛注册、发帖、回帖; 进入聊天室聊天; QQ的使用; 网络道德。 教学难点 网络论坛注册、发帖、回帖; 网络道德。 学情分析 本课是面向五年级下期的学生,对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看法,网络论坛为学生发表和交流自己的意见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肯定很高,同时很多同学已有了自己的QQ号,对QQ的使用也很熟悉,也很喜欢聊天。所以本课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课,内容丰富有趣的课,学生动手操作欲望强烈。但五年级学生毕竟是小学生,对事物的看法相对幼稚,是非观不强,自制力也比较差。故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操作欲望。在培养学生发表意见、交流意见时,教师要特别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引导讲解法。 所用课时 1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机房。本课教学应至少一人一机或两人一机,投影机一台或机房配备广播系统,整个机房以宽带的形式接入因特网,网速较快。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展示课件:本课件主要展示触目惊心的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图片,教师引出话题。 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刚才你看了这些图片,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呢?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老师:这么多同学举手,我该听谁的意见呢。这样吧,老师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每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现在登录“学生部落”网站,在网络论坛里来讨论这个问题。每个同学都可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板书:网络论坛与即时通讯) 讲述新课 网络论坛(BBS):是电子公告牌服务的简称,又称为论坛。这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不仅可以交流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探讨生活、友情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今天我们就通过网络论坛来讨论刚才的问题。网络论坛与电子邮件一样,在使用它之前,我们要进行用户注册。 教师演示注册(登录——论坛——用“自己邮箱名”注册论坛中的昵称——发表新帖“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互动教学1: 投影展示:A.学生部落网址(_www.inedu.cn_)。 B.以自己的邮箱名为名注册昵称。 C.可以分组自由讨论探讨BBS的功能,发现新功能后在论坛中发表新贴。 D.对于自己的疑问也可以网上发表新帖,老师将对发回帖最多同学给奖励。 教师随时注意论坛中的帖子,关注学生操作情况,提醒学生在操作中如有什么问题,除了使用帮助信息外,可以在论坛中发帖求助,教师也可把问题写在黑板上,指导其他学生回复;并担醒学生注意网络道德。对于其中的好帖,教师用广播系统进行转播,运用成功机制鼓励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解决问题的快乐。 2.聊天室和网上寻呼机(QQ) 教师在BBS上发表新帖,安排学生探讨摸索“聊天室”和“QQ”的功能。(课堂提醒学生注意老师布置的新任务)并在BBS发表“聊天室”和“QQ”使用心得。让教学过渡到聊天室、QQ。 教师巡堂查看学生操作情况,提醒学生在聊天室要注意使用文明健康的语言。并要特别强调网络上很多东西是虚拟的,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沉迷于网络交友、网络聊天等。 三、授课完毕,课程总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三个知识点: 1.了解网络论坛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会进入聊天室聊天; 3.学会使用QQ进行交流。 四、布置作业 1.使用百度进行搜索,有哪些网站提供了BBS讨论区; 2.使用百度进行搜索,找找有关学生沉迷网络交友、网络聊天实例; 3.在QQ上跟老师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