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案

资源简介

课 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
教材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课是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程的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课,对激发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新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本课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所介绍的一些有关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1.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了解信息社会。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 信息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 对信息及特征的理解及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
教 学 过 程
教师导入: 师:姚明是青少年喜爱的体育明星,他的每一场比赛,每一次精彩的投球都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了更多了解姚明,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填写姚明个人信息卡。
师:播放幻灯片1
学生活动:填写信息卡,思考并回答:获取以上信息的途径
师:结合上例,同学们会感受到当今社会获取信息的方法越来越多样,途径越来越广泛,信息的广泛交流加速了对人和社会的了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信息社会的一个公民,只有深入了解信息、信息的特征、信息技术及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运用信息,为生活、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服务。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来一起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师:播放幻灯片2
教学内容:
师:播放幻灯片3
信息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存在很多的信息。
师:播放幻灯片4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运用“结绳记事”“飞鸽传书”“烽火狼烟”等方法传递、利用和表达信息;运用兽骨、龟甲、竹简等保存文字信息,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可见,信息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呢?
学生活动:阅读P3信息部分知识。
然后师提问并引导学生说出一些身边常接触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自己对信息的认识。
师:总结什么是信息,并解释信息的含义。
师:播放幻灯片5
信息的概念
简单地说,利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报道等都可以称之为信息。如:新闻报道、天气预报、一张照片、一张设计图、一个动作等,都是信息。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信息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认、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基本特征
同学们,我们一起通过观看视频来探究信息的基本特征吧。
播放幻灯片6
师:信息与信息的特征的知识请同学们一定要把握。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技术,请同学们阅读P5信息技术这部分,然后回答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P5信息技术的内容
信息技术
总结信息技术的含义:播放幻灯片7
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
师:播放幻灯片8
计算机技术
师:播放幻灯片9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计算机从诞生至今一直不停地为人类处理着大量的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简称ENIAC,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只能进行数学运算。
通信技术
师:播放幻灯片10
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今天的网络已经发展到高宽带高性能,并支持综合数字业务,如网络电话、视频会议、实况转播等。
微电子技术
师:播放幻灯片11
现代微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更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成就了微型计算机的开发。
传感技术
师:播放幻灯片12
传感技术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运用传感技术可以制造出各种热敏、光敏、磁敏等传感原件,扩展了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
信息社会
学生活动:阅读P7内容,思考: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因此,应注意哪些?
师:播放幻灯片13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良好的信息意识是指在信息的海洋中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有用信息,提高对信息的甄别和自我保护能力。
灵活、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中学生除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还应该学习信息技术及相关文化,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表达信息、交流信息等能力,更好地为学习和生活服务,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遵守信息的法律、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
在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应该自觉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制造虚假信息,不剽窃他人作品,不制造和使用计算机病毒等,努力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成为信息社会的一位好公民。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为了让同学们对本节课知识更好的把握,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题,巩固一下。
随堂练习:
师:播放幻灯片14
小结:
师:播放幻灯片15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了什么是信息,掌握了信息的特征,也明确了信息对我们的重要性。由于善于分析信息,主动获取信息,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我们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多听多看,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分析的习惯,使我们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信息,为未来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成为信息社会的强者。
作业:举例说明信息特征。
教学 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初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