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神奇的桌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窗口的基本结构。 (2)掌握打开、移动、最大化、最小化、关闭窗口以及改变窗口大小的基本操作。 (3)掌握桌面的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的设置 (4)学生进一步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勇于动手操作。 (2)注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敢于尝试,与人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点:知道窗口的基础知识,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能够按照要求改变窗口的大小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指导学生练习打开计算机,双击"画图工具"图标。(书P13图3.1-3.2) 这时我们发现桌面上打开了一个长方形区域,我们称这个长方形区域为窗口(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窗口的组成和学习窗口的基本操作。 二、新授 1.窗口的组成指导学生练习打开计算机,双击"我的电脑"图标(书P13图3.3) 同学们,我们知道桌面上的长方形区域叫作窗口(出示幻灯片:教材中的窗口图片,无文字说明),窗口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窗口的第一行是标题栏,标题栏里显示窗口的名称:当前我们打开的是"我的电脑"窗口,所以标题栏里显示"我的电脑"字样; 窗口的右上角分别是"最小化"、"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 窗口的第二行是菜单栏:菜单栏中列出了各种对窗口进行操作的菜单命令; 窗口的第三行是工具栏:工具栏中排列着常用的命令按钮; 最下面的是状态栏:显示窗口当前的一些信息; 2.窗口的基本操作 知道窗口各部分的名称,同学们都想了,我们如何去动手去用窗口啊。其实很简单。下面就同老师一起学习窗口的简单操作(板书:窗口的简单操作)。 (1)最小化窗口 [教师边说边演示] 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最小化以后到哪里去了?缩小成任务栏上的一个小图标按钮,单击任务栏中的这个按钮,窗口就恢复原状。 。[操作练习]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最小化"我的电脑"窗口,再把"我的电脑"窗口恢复原状 ?(2)改变窗口的大小、关闭窗口 (教师边说边演示) ?(学生练习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练习改变窗口的大小,分别改变窗口的高度,宽度。再同时改变窗口的高度和宽度。 ?(3)移动窗口 (教师边说边演示) 将指针指向"我的电脑"窗口的标题栏,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再移动鼠标,这时我们就会发现"我的电脑"窗口也跟着移动了,这就是窗口的拖动操作,可以用这种方法移动窗口的位置。 先后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在桌面上移动它。 学生实践操作 4.窗口滚动 (教师边说边演示) 5、设置桌面背景 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堂练习 1、打开“附件”中的“记事本”窗口。 2、指出“记事本”窗口各部分的名称。 3、改变“记事本”窗口的位置。 4、调小“记事本”窗口,并按键盘上的数字键输入1~50。 5、练习利用窗口上的滚动条查看“窗口”中的内容。 四、学生自主练习 专题一:设置日期和时间 专题二:设置桌面主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掌握了不少知识,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学生讨论总结。帮助学生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 第3课:多变的窗口和桌面 1、窗口的组成 2、窗口的基本操作 3、设置桌面背景 4、巩固练习 课后反思: 教学中采用师演示、生练、自主练习,根据任务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按照教师的主线,由浅入深地掌握本课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