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踏上信息路 教材分析: 1——3年级重点是熟练鼠标、键盘、打字等基础操作,四年级起重点转移为对Windows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系统学习,因此可以说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二阶段的起始。《我是小记者》单元中,要求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信息技术设备,会用数码照相机、Windows系统录音机采集图片、声音信息,等。第一单元的第1课《信息传情》作为起始课,设置了无处不在的信息;信息的传递;信息技术设备;计算机中的文件四个环节。根据教材的编排我确立了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了解信息的传递、信息技术设备及文件的存储。 3、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信息的采集、加工及处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会利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绚丽。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是能够很好地理解信息的含义,并且凭借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无处不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了解信息的传递、信息技术设备及文件的存储。 3、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所以我在教学的设计上采用了课件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的理解。 无处不在的信息 这部分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信息,帮助学生建立信息的概念,首先我出示一组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这是什么季节? 再出示幻灯片——他们都在做什么? ——看看这些标志向我们说明了什么内容? 师生交流小结确立信息的概念(出示幻灯片)。 二、信息的传递 这部分教学通过马拉松的起源和神舟七号宇航员舱外活动两个事例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马拉松的起源这个古老的信息故事,我以课件的方式呈现,同时我学生在讨论中填写下表。 事件 信息传递距离 信息传递时间 信息形式 马拉松的起源 42.195千米 几个小时 跑步——语言 在古代,人们除了用跑步来传递信息,还采用信鸽、快马、烽火等,这些与如今的信息技术无法相比。 神舟七号宇航员舱外活动我以视频的方式再现了神七问天的壮丽场面及漫步太空的伟大时刻。然后,与学生探讨完成下表。 事件 信息传递距离 信息传递时间 信息形式 宇航员舱外活动 343千米 几乎同一时刻 信息技术信号 通过两个表格的比较,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三、信息技术设备 信息技术不仅应用在高科技领域,也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此环节教学中列举出我们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设备,在它们的帮助下,处理信息就更加方便快捷了。这里我出示课件和学生一起来说说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理解。 四、计算机中的文件 这部分的教学首先和学生谈谈从古至今信息是如何表示和记录的,并以图片的形式呈现。 接着与学生一起探讨,在我们身边,人们常用什么来表示信息?记录信息的载体有哪些? 学生能够很轻松地说出更多的利用了计算机,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此时我出示不同类型的文件与学生一起探讨。并指导学生将这些文件打开看看、听听,真实而直观地理解文件的作用就是为了存储信息。 那么,这些文件又存储在哪里呢?通过师生交流探讨,我出示我的电脑图片,同时指出手机、数码相机、录音笔等数码设备中的存储卡也可以保存文件,光盘、U 盘也是常见的可移动存储设备。 通过本课的学习,与学生一起在信息的海洋中畅游,探索信息世界的神秘,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相信对学生和自己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板书设计如下: 踏上信息路 一、无处不在的信息 二、信息的传递 三、信息技术设备 四、计算机中的文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