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作母亲节贺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的重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把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所以我们上任何一堂课都要时时记住“信息技术”这个大背景,完全照本宣科是背离“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特征的。 《制作母亲节贺卡》是武汉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中的文字输入、文本修饰、艺术字制作等操作,教材适时的安排了插入图片和文本框的内容。这些操作在Word应用中非常基础而重要,掌握这些操作对后续Word知识和其它软件中文本处理的学习是很好的铺垫。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教,会造成学生处理信息的盲目性,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在体现学科特征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word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 (2)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综合实践操作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设计才能和创意,并学会评价作品。 (4)通过交流评价,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有自己特色的贺卡,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各种不同的对象,如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感受学习用Word软件来制作电子贺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在获得用WORD制作电子贺卡知识的同时,体会在word中综合文字、图片等的处理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3)使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贺卡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之间的位置关系。 2、插入对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摆放)设置。 【活动过程】 (一)、考一考 1、师: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你觉得妈妈养育我们辛苦吗? 【让学生忆起母亲养育我们的点点滴滴,学生畅所欲言,有说帮妈妈做事、有说帮妈妈洗脚等等,勾起孩子们美好回忆。】 2、师:妈妈这么爱我们,养育我们多辛苦呀,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你准备怎样向母亲表达谢意呢?(指名说一说) 3、CAI出示母亲节贺卡,学生欣赏。 【适机展示几张电子贺卡,我看到了他们脸上惊喜的表情,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运用激励机制,展示同龄人的作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4、师:“这些贺卡漂亮吗?哪里漂亮?想不想自己做一张漂亮的电子贺卡?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让我们今天一起去学做吧!”(揭示并板书课题) 【学生在回答中自然地明白了漂亮的贺卡该是什么样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特别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入语,让学生真正想学。我在导入时采用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方式再次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深入学习、共同探讨、广泛交流 1、师:仔细观察一下,这张贺卡上有些什么?(背景、图形、文字)(指名说一说)。 【激趣导入后,我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用word2000制作电子贺卡的步骤,而是有意识地大胆地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贺卡,观察、讨论思考要做一张贺卡需要有那些操作,进行构思。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实践证明这样设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样也让学生明确任务。】 2、自学P23-25页,尝试操作。 3、指名演示讲解。 4、尝试制作贺卡,收集问题。 5、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在操作的过程中只要碰到了问题,就马上问同桌或老师,所以现在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果在自己不能解决问题,就请教同桌和老师。我相信长期坚持,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帮助。另外我认为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抓住教学契机,有意识地发现学生的优秀作品,便于课堂后段进行展示。】 (三)、实践、评比 1、制作母亲节贺卡。 2、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推选优秀作品评比,师生互评。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去构思再操作;让没有做完的学生继续做完,已经做完的学生就开动脑筋,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贺卡做得更加精美。这样一来,给学生明确本课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能够较好的记住了“保存”这个学生经常忘记的操作;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了不同的任务,鼓励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制作步骤的基础上创新操作,在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活动反思】 我认为要维持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热情,就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不断修改创新,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操作结束后,展示学生作品,我展示了优秀作品,也展示了做得不那么精美的作品,让学生互评,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既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又主动发现了别人作品中的闪光点,看到了自己和别人想法的不同,这再一次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此时再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贺卡,让他们不仅仅学会了这节课要求的技能,还使学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了word2000中的一些知识。这一个环节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了,也更加愿意尝试操作了。我认为展示学生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让学生享受小成功,老师同学都没有取笑做得不好的作品,而是提出自己的意见,淡化了学生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我觉得我还可以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怎样在贺卡中加入音乐等,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