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图标设计大比拼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三年级 提供者 课时 1课时 教学形式 自主学习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是武汉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画图”软件的作用与价值,养成勤于观察、细心操作的良好上机习惯,培养学生用电脑软件画图的技能。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图标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和作用,并自己设计一组图标。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四、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画图”有一定的好奇心,想认识“画图”环境,运用“画图”工具画画。但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活动激趣——任务揭示——自主探究——实践尝试——拓展提升等步骤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武汉出版社《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材; (2)多媒体课件; (3)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 七、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时间 情境 导入 1、课件展示几种图标。 2、引导总结图标的特点。 3、定义图标。 4、板书课题。 1、说说图标表示的意思。 2、简洁、直观、易于记忆。 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资源:多媒体课件 5 “认识生活中的图标”活动 任务一: 1、观看影片“生活中的图标”。 2、了解和加深“图标”。 学生自主观看和操作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图标。 资源:多媒体 2 “认识电脑中的图标”活动 任务二: 1、观看影片“电脑中的图标”。 2、进一步加深“图标”。 学生自主观看和操作 让学生了解电脑中的图标。 资源:多媒体 2 图形化的运用 1、观察课程表。 2、观察QQ 表情。 学生说说它的特点 资源:课件 5 图标设计大比拼 任务三: 1、小组分工,明确任务。 2、遵循图标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设计,看一看哪个小组最有创意。 1、“家庭”小组、“电脑桌面”小组、“表情”小组。 2、学生操作 资源:多媒体计算机 18 作品展示和评比 1、展示学生作品并评议。 2、评选冠军小组。 组与组之间互评,完成评比汇总表。 资源:多媒体计算机 5 课外 延伸 能否为 设计一组图标。 有兴趣、有条件的学生课后自己设计。 将信息技术课延伸到课外。 1 总结 1、了解图标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和作用; 2、自己设计一组图标。 学会分工合作,欣赏他人。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理、科学的使用信息技术。 2 教学流程 八、教学评价设计 1、语言评价,激励交流、演示和创新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总结设计过程中的方法,阐述自己设计中最得意的地方。同时听取他人的评价意见,以便更完善自己的作品。倾听展示的学生则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出想要了解的其它问题。通过展示的过程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使整个学习过程进一步向深度、广度发展。同时还设计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发展。 2、 学习评价表 评价项目 最高得 ☆ 数 实际得 ☆ 数 我们小组设计的图标 ☆ ☆ ☆ ☆ 我与其他组员的协作 ☆ ☆ ☆ ☆ ☆ 小 计 10 颗 ☆ ( )颗 ☆ 九、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认真领会纲要精神,认真分析教材,认真研究学生,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求的课堂。 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收获技术,更要让学生收获应用技术的方法,形成自己的能力。而在电脑美术的板块中,学生不仅能享受美,而且要应用技术创造美。 让信息技术课与具体的实际活动、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学,不但对信息技术教学本身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其他学科更有趣味,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更进了一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