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教机器人学“走”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机器人编程环境和编程过程。 (2)学习编写程序,指挥虚拟机器人完成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动作。 (3)初步了解“机器人快车”程序 【过程和方法】 (1)体验编程的过程。 (2)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用于尝试。 (2)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上要善用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会用运用模块控制机器人直行和转向。 (2)懂得通过修改模块参数改变机器人的运动效果。 ?【教学难点】 (1)能正确修改模块参数指挥机器人完成需要的动作。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在上节课的活动中,我们已经制作完成了一个新朋友——虚拟机器人。但是它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还要学习很多本领,我们快来帮帮它吧! (2)上节课,我们让它在3D仿真软件又能跳舞,又能灭火,大家想不想指挥它,让它听你的话,动起来?今天我们从最简单学起,先来教它走路,好不好?出示课题:第17课 教机器人学“走”路。 一、聪明的机器人 讲述“指令”“执行” 和机器人对话 帮助文档F1 微视频 启动机器人快车 准备阶段: 师:我们将按步骤来指挥机器人“走”路 【菜单】—【运行机器人快车】 要想和机器人“对话”,就得通过它 我们点击【菜单】【新建】一个机器人程序 选择【图形化编程】方式, 输入程序的保存【位置】【名称】,然后单击【确定】 B、观察阶段: 师:现在机器人的“大脑”一片空白,别急,让我们先观察一下机器人快车的工作界面。 图标区 图形化编程区 属性区 编写机器人程序 C、编程阶段: 生:机器人用马达做动力装置,我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地研究了【机器人控制】中的马达模块。 生:运动小车需要两个马达,设置两个不同端口。 我们先将【马达】图标拖到【编程区】 在【属性区】里设置马达参数 port 马达端口 state 马达状态(0为正转,1为停转,2为反转) speed 马达速度 设置好两台马达的【属性】后,将图标连接起来,一个简单的程序就编好了 只要单击【编译】,就能将这个程序变成机器人能识别的语言了! 机器人仿真运行 D、测试阶段: 师:仿真测试前,我们要做些准备 【打开】我们搭建的机器人文件 将两台马达的端口编号设置成与编写的程序一致,检查无误后【保存】 师:接下来,我们要在三维仿真系统中测试编好的程序,看看机器人是否能按我们的指挥运动。 切换到【仿真】栏 单击【导入机器人】,导入刚才保存的机器人 单击【导入策略】,导入我们编译的程序文件 准备好了,我们的机器人测试就可以开始了 单击【开始】进行仿真测试。 探究马达设置与机器人运动的关系 师:机器人能向前“走”了!不过这只是开始,我们又反复修改程序、仿真测试,研究让机器人做出其他动作的方法。 我们将马达1马达2的端口、速度不变,再改变马达的状态(state),观察机器人动作的变化,并把结果记录到测试报告中。 E、修改参数、多次测试阶段: 马达1状态(state)设置 马达2状态(state)设置 机器人动作 0正转 0正转 前进 0正转 1停转 0正转 2反转 1停转 0正转 1停转 1停转 1停转 2反转 2反转 0正转 2反转 1停转 2反转 2反转 重复操作顺序:修改参数——编译——保存——导入策略——仿真测试——记录 我们发现:在马达的端口、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机器人动作由两台马达的状态决定。 通过活动,我们明白了:原来机器人的“动作”完全由我们控制。机器智能也来源于我们人类智能。 总结收获 这次活动,我们学会了通过设置马达的参数来改变机器人的运动情况。 本次活动,我对自己的表现评价是: 会使用“帮助”,找到有用的信息 在【机器人快车】里创建程序 能编写机器人程序 在仿真环境中测试机器人程序 探究马达设置与机器人运动的关系 我的新想法: 我想试一试机器人编程环境下的其他图标的作用。 我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的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