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和海龟交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LOGO”语言中的抬笔、落笔等命令。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PU”、“ PD”命令绘画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PU”、“PD”命令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在前面的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海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命令, FD(前进)、BK(后退)、RT(右转)、LT(左转)、CS(清除) 利用学过的命令画出一个正方形 二、用抬笔、落笔命令完成简单图形。 ?? 先输入以下命令:FD 100 RT 90 PU FD 100 ?? 师:同学们观察小海龟的行踪,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小海龟没有脚印了呢?这条命令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出“PU”命令的神奇效果) 师:我们只需先输入“PU”命令,然后用其他命令指挥小海龟,不管它走到哪里,都不会留下痕迹了。若要让小海龟再次在屏幕上留下痕迹,只需用“PD”命令。 尝试画两条竖直的平行线。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来源:(_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7e6c0e0100drgt.html_) - 第2课??小海龟学“草上飞”_晶莹剔透_新浪博命令如下:FD 120 RT 90 PU FD 60 RT 90 ????????? ??PD ? FD 100 三、学生自主探究,实际操作: ??? 观察空心“!”图,发现这个图形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不相连。我们画好其中的一个部分后,就要用到抬笔命令移动到另一个图形的起点位置,使用落笔命令再来画第二部分。 学生尝试画出“!”,集体订正,命令如下: ??? ??FD 40 RT 90 FD 40 RT 90 FD 40 RT 90 FD 40 RT 90 ??? ??PU FD 60 PD ??? ???FD 120 RT 90 FD 40 RT 90 FD 120 RT 90 FD 40 (3)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图形,指挥小海龟用抬笔、落笔命令画出来。 四、小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教学反思: ??? 语言课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很难也很枯燥,而在教学时我尽量使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向学生解释“PU”和“PD”时,我一边用手演示一边说:“当我们不使用任何命令时,我们可以看作小海龟就在平地上,当我们使用‘PU’命令时,小海龟就会离开地面,此时再命令小海龟行走也不会在窗口留下任何痕迹。要想使小海龟落地,这时我们就要用到‘PD’命令了。”通过这样的解释使原来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学生更易接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