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版(宁夏)六上信息技术 2.1LOGO语言的命令格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电子工业版(宁夏)六上信息技术 2.1LOGO语言的命令格式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节 让LOGO的小海龟动起来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或章节):LOGO基础知识(必修)第二单元《让LOGO的小海龟动起来》的第一节。
2.所用教材版本: 宁夏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上册
3.学时数:1课时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我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出现了初步的抽象思维,好奇心和创造意识日益浓厚。独立意识增强,敢于发表与教师、父母不同的见解。但独立的幼苗还很嫩,容易遭受挫折,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护。
三、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是宁夏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是LOGO基础知识,让学生学会使用LOGO软件创造简单的图形。通过创作作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命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本节内容是本册的起始内容,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其主要内容如何用几个常用命令来命令指挥小海龟画简单的图形。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LOGO的小海龟动起来”,让学生学会一般命令的常用格式并会用FD、BK、LT、RT、CS等基本的LOGO命令画出简单的图形。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前进、后退、右转、左转,清屏命令;会用+、 -、 *、 /进行步长值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任务中的具体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前进、后退、右转、左转,清屏命令以及步长值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会用FD、BK、LT、RT、CS命令,并且应用命令画出简单的图形
2、LOGO命令的一般格式“命令+空格+参数”
3、了解步长值的计算方法及运算符号。
2、教学难点:
1、能够分辨海龟当前的方向,选择正确的命令及合适的步长让小海龟按照预定路线动起来
2、培养学生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设计:
从本节开始就渗透“先分析后操作”的思想,为学生学习LOGO画图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提供图形示例、分析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图形的能力。利用学习资源网站及教材的教学支持,教学中采取异质分组;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贯穿任务驱动与评价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模式。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入 一、创设情景
教师: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学生:机器人。
教师:现在请两位同学和我共同做一个游戏,如果能按要求完成好的话,老师把这个机器人当作礼物送给你们,那么有谁愿意参与呢?
学生举手,任意选两位同学。一位同学用眼罩把眼睛遮住,等待另一位同学命令
老师把机器人给另一位同学,让他随便放到某一个位置,让后给指挥的同学讲解如何用命令让遮住眼睛的同学拿到机器人放到老师的手中。
二、分析过程
出示教室平面图,分析同学拿机器人的步骤。
观察回答,学生在听老师要求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游戏,并且要注意观察指挥的同学是如何发出命令的,如前进多少步?后退多少步?左转,右转多少度?
通过教室平面图,让学生分析这位同学是如何听命令走出折线图
通过情景导入,初步帮助学生理解步数、前进、后退、左转、右转都是以被指挥的同学正面为基准,初步体验程序控制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习 过渡:我们刚做了游戏,那么同学们想一下,我们能不能让小海龟也走出这样的路线呢,我们今天就共同来学习《让LOGO的小海龟动起来》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表2.1自学里面的内容。
[演示教学]教师:当我们在听者窗口提示符“?”的后面输入用LOGO语言编写的命令,小海龟就会在图形窗口中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前面你们自学,那么首先给大家介绍四个命令FD、BK、LT、RT。
教师:在LOGO语言中,“指挥”小海龟通常使用命令,LOGO命令的一般格式是:命令+空格+[参数]如FD 100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来试试完成书中的“做一做”
[二、合做学习]
让学生打开课本P9看图2.1画折线“做一做”一起分析小学海龟行动方向和轨迹从而知道要让我们干什么?
两人为一小组,一个同学读命令,一个同学在电脑上操作尝试合作完成“做一做”——画折线
教师重点强调在操作的过程中要看:“小博士” “金钥匙”的里面的内容 。
[小组演示交流:演示本组成果,在教师引领下简单交流操作过程]
学生演示过程中引出:“小博士”“金钥匙”里面的知识点。
[三、知识探究]
分析“知识窗”让学生了解步长、运算符号、清屏命令(CS)
1、讲解步长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算式(由+、-、*,/连接的表达式)
给出实例:①FD 50+50,表示步长是50+50=100,即前进的距离是50厘米,
② FD 100-50,表示步长是100-50=50,即前进的距离是25厘米,
③ FD 20*5,表示步长是20*5=100,即前进的距离是50厘米,(*是数学运算中的乘法)
④ FD 200/4,表示步长是200/4=50,即前进的距离是25厘米,(/是数学运算中的除法)
2、让学生在窗口中输入“CS”命令,注意观察有有什么现象发生。
[四、课堂练习]
1、先让学生分析 P11图形的画法。
2、学生独立完成的“试试看”

学生看书自学。
学生读完题目和老师一起分析小学海龟行动方向和轨迹。然后启动LOGO,小组合作一个念一个操作
小组汇报过程中,让学生要发现命令大小写及命令重复执行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找同学说说你是怎么画出来的,并且能说出步长值是多少?

通过学生自学和老师讲解让学生清晰掌握LOGO命令的格式和作用,为后面画图形打下基础。
“先分析后操作”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小海龟的运动轨迹,然后画出图形来体验感受就会形成自己的认识。
层层铺垫,帮助学生解读命令,进行命令的人机转化,感受程序控制的乐趣。
让学生了解步长与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步长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算式,对比电脑中的运算符号与我们实际当中运算符号的区别。同时也感受“清屏”命令的魅力。
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鼓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巩固 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20页巩固练习的6。学生分组完成长方形和旗帜图形。 学生操作。完成后让学生对长方形的不同画法进行演示。 在巩固中熟练,在巩固中提高。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 提高 让学生打开资源学习网站的拓展练习,先分析等边三角形和折线图的特点。 学生分析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如三边相对,每个内角都是60度,让后学生自己去完成。 体现课堂练习的层次性,即可以满足好学生学好,又可以让后进生吃饱。
课堂 评价 让学生打开资源学习网站的课堂评价,根据里面的知识点,对本节课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自行评价 让学生知道自己熟练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
课堂 小结 通过前面的课堂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对于操作不熟练的同学,老师相信你们在以后学习中肯定会好起来。
板书
设计 第2单元 让LOGO的小海龟动起来
前进:FD
后退:BK
右转:RT
左转:FT
清屏:CS
格式:命令+空格+[参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