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2.2.2编辑文档-复制与粘贴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电子工业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2.2.2编辑文档-复制与粘贴教案

资源简介

《编辑文档—复制与粘贴》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电子工业社课标版(宁夏)四年级上册(2015年8月第1版)《编辑文档—复制与粘贴》
二、教材分析
《复制与粘贴》是电子工业社课标版(宁夏)四年级上册(2015年8月第1版)《编辑文档》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环节,本节课的内容是文字编辑中应用最广泛和最频繁的知识要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根据新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了解复制和粘贴的几种方法。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为了提高输入速度而使用的一些技巧,体会到文字复制在具体操作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生活学习中应用到“复制”的例子,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使用更复杂文字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和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艺。
在学习本课时前,学生在平时计算机操作中都接触过复制与粘贴,也学习了选定文字,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这部分内容奠定了基础,学习文字的复制是为了提高学生修改、输入速度而使用的一个技艺性内容,其实践性强,能引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理解。在学习本课之前,以“绕口令”比赛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以学生在平时计算机操作过程中接触过复制与粘贴,任务驱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复制、粘贴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自主学习、勇于实践探究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编辑的能力。
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复制与粘贴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人交流合作。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动脑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3)在学习复制与粘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端正学生合作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体验到帮助同学的重要及快乐。
(2)通过"你今天得了几颗星"中对同学的帮助,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复制与粘贴的方法、剪贴板
教学难点:运用复制与粘贴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剪贴板
六、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启发式教学 自主探究 学生讲练结合
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微课 素材 多媒体网络软件
八、教学课时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活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
师:1、出示课件“绕口令”,请几位同学进行比赛,看谁说的又快又准确? 2、老师和学生比赛这句“绕口令”,通过比赛,大家说是往电脑输入的快,还是说的快?
3、刚才老师用的这种方法,能让你们输入的比说的还要快,同学们想不想学呀?(出示课题PPT)黑板板书
学生比赛,选出说的最快的学生
学生回答(输入的快)课堂一片惊叹声。

通过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进行“绕口令”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环节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2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复制与粘贴的操作?在什么地方遇到过?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在写字板里完成文字的复制与粘贴,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
2、成功完成任务的同学举手,那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你的问题出在哪了?给大家说一说!

3、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请完成任务的同学给大家演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完成任务的。(请学生演示)
5、大家通过三种复制、粘贴方法的练习,小结一下复制、粘贴操作由哪几步完成的?
6、由复制、粘贴的四步骤,解决问题(出示PPT刚才的两个问题)
7、两个问题得出复制、粘贴四步骤缺一不可.出示PPT(黑板板书) 生:有
生:QQ聊天、微博、游戏、下载作文、微信等等
生:有(学生在写字板里动手操作)。
学生回答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复制选项是灰色的,点不起?
(2)复制、粘贴都点起了,就是粘贴不了文字。
三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任务(全体学生按小老师的演示方法分别进行练习)
方法一:利用主页选项卡剪贴板组复制、粘贴按钮。
方法二:ctrl+c(复制)ctrl+v(粘贴)键盘快捷方式。
方法三:复制、粘贴击右键快捷方式
学生总结(选定文字、复制、选定光标、粘贴)四步骤。
生: 1、复制选项点不起(因为没有先选定内容)
2、复制、粘贴选项都点起来了,却没有粘贴出文字(因为没有把光标移到要粘贴的位置)
培养孩子动脑
思考发现问题
的能力,动手
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解决问题
的能力启发学
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孩子动脑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3 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
师:1、同学们在复制、粘贴四步骤缺一不可的前提下,打开练习二,用不同的复制、粘贴方法完成练习(摘录语文学习之友上的一道选词填空题,平时同学们用笔把正确的词语填到括号内,今天同学们用不同的复制、粘贴方法把正确词语填到括号内) 2、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手机录制成小视频。
练习二完成的同学,当当小老师帮帮操作有困难的同学。
老师打开小视频
2、请几名学生用不同的复制、粘贴方法演示练习二
3、练习三(用自己喜欢的复制、粘贴方法把几个错乱句子,调整成一段通顺的话。(提示:不能调整错误)
4、请几名学生操作。
5、同学们你们说复制、粘贴这两个工具神通广大吗?其实复制、粘贴这两个工具按钮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神通,关键是有一个幕后英雄——剪贴板在起作用。(观看微课《剪贴板》)
问:剪贴板上的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剪贴板上的内容还可以继续粘贴吗?
强调:要粘贴的新的内容必须重新进行选定和复制。
6、请学生总结,你理解的复制是什么?(是文件原来的地方还有原文件,而粘贴到的地方也有该文件,也就是让文件在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再克隆一个甚至许多个。)
学生动手操作
生:1、请学生解决小视频出现的问题并演示。
生:动手操作
生:神通广大
生:用不同的复制、粘贴方法演示。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复制一次可以粘贴无数次。
学生回答:复印、克隆、拷贝等
团结协作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直观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动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端正学生合作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体验到帮助同学的重要及快乐。
通过对几个错乱句子的调整,激发了学生获得成就感 的愿望
通过微课的直观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剪贴板》在复制、粘贴过程中的作用,突破了重难点。
活动4 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
今天同学们真棒,不但学会了三种复制、粘贴的方法,有些同学还主动帮助了我们好多同学,表现特别棒!想不想为自己今天的表现评价一下(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完成评价表)。 今天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都特别高,说明我们同学今天收获都特别大,那同学们,你们说复制和粘贴的方法重不重要呀?想不想把它们记得更牢一些?老师送同学们一则顺口溜。
手掌一拍拍,选定内容要先来。
手掌二拍拍,主页点下复制来。
手掌三拍拍,光标移到空白来。
手掌四拍拍,主页点下粘贴来。
希望同学们下去把它记牢。 学生打开评价表,为自己评价
学生分享自己的评价表。
通过"评价表"的操作,让学生又一次对复制、粘贴方法进行巩固练习和总结。
活动5 课后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设计意图
好,这节课的内容我们就上到这里,下去后给同学们一个思考练习题: 今天我们只是对一个词,一句话进行了复制与粘贴的操作,那你们能不能用几种复制、粘贴的方法对几句话,甚至一篇文章进行复制和粘贴呢?

对本节课学习的反馈
板书设计:
编 辑 文 档
——复制与粘贴
选定文字复制光标定位粘贴
缺一 不可
教学反思:
纵观这堂课,我比较注重教材的纵向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课堂的实效性,教学任务由浅入深,思路清晰,形成了梯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学策略实现了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预设与课堂生成基本一致。
1、教学准备充分,给学生提供“半成品任务”素材,制作形象的课件、微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创设情境,实现知识的迁移,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基础。
2、因个体差异,一些学生已经具备复制文字的能力,请这样的学生当“小老师”分别演示复制文字的方法,根据“小老师”具体的演示操作,归纳每一种方法的操作的名称,总结方法,让学生知道为了达到同一种效果,可以应用不同的方法,学会文字的复制操作,解决了本课时的重点。
3、设计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练习二、练习三,当学生看到语文学习之友上的选词填空、调整错乱句子时,显得兴奋、亲近,通过练习后,知道了文字的复制与粘贴在学习生活中实际应用,勇于实践,解决本课难点的同时,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4、课堂实施中出现的小问题,及时反馈,关注课堂的实效性,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有所长的学生帮助“学困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反思好每一节课,同时虚心的向各位专家和身边的同事请教、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及时充电,力求我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