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版(宁夏)五上信息技术 3.3设置幻灯片背景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电子工业版(宁夏)五上信息技术 3.3设置幻灯片背景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
《设置幻灯片背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让幻灯片更“漂亮”》中的第三课时“设置幻灯片背景”。
教学内容分析:
“设置幻灯片背景”是由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让幻灯片更“漂亮”》中的内容。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使用插入艺术字、应用设计主题、设置幻灯片背景和设置背景音乐的功能。充分利用图片、声音、艺术字、背景等多媒体素材对幻灯片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美化。其中“设置幻灯片背景”为本单元的第三个知识点,教材通过完成“做一做”使学生学会设置幻灯片背景,进一步设置富有个性化的幻灯片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且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幻灯片的制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兴趣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它推动着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 “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运用丰富、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达到传授知识的功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单色、渐变、图片纹理)。
2、学会使用设置背景格式为幻灯片设置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完成“任务”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完成任务。同时,体现自主探索、分层次学习的理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2、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中提高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
3、利用学生急切想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心理,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创新的意识,以及自信心的培养。
4、通过了解背景的设置方法,感受信息技术的技术美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提高审美能力;制作富有个性的幻灯片。
教学重点:
使用背景对话框设置幻灯片背景。
教学难点:
1、掌握设置彩色渐变背景的方法。
2、根据内容为幻灯片设置合适的背景。
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协作探究”教学模式,以教师创设情境、出示任务、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以一个明确的要完成的任务为目标,由学生自学探究、熟练操作、提出疑问,通过协作、讨论和教师指点等方式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力求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侧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2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合作来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和沟通,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自制CAI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模仿学习、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任务驱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我通过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是如果背景设置合理,会使幻灯片锦上添花。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再宣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美化幻灯片的方法——设置幻灯片背景。板书课题:三、设置幻灯片背景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感”这个人人关注的大事为主题,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图片体验到幻灯片不同背景所创设出的不同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欲望,轻松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我引导学生解疑“如何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呢?”大屏幕出示任务一:为“塞上新五宝”演示文稿中的“红宝”设置粉红色的背景。
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查找设置背景格式对话框的路径,完成任务。巡视学生自学情况,适当辅导个别学生。学生练完后我请学生演示刚才自学结果,并说说过程,我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打开“设置背景格式”命令的路径。再让其他同学评价完成效果。学生的情绪高涨,乘机我问大家“刚才在设置幻灯片背景时,我们使用设计选显卡命令打开了“设置背景格式”对话框,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打开“背景”对话框的方法呢。”学生们跃跃欲试,这是我让学生自学课本49页的“金钥匙”的内容,找到设置幻灯片背景的另外一种方法。
学生自主练习完成后指名演示并说说完成过程。我则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打开“设置背景格式”对话框的另一种方法。
我乘胜问学生:大家看,在设置背景格式对话框中有“重置背景”“关闭”和“全部应用”三个按钮,请同学们试一试这三个按钮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学生2人一组合作学习,掌握““重置背景”关闭”和“全部应用”这三个按钮的具体用法。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出示第一个练习“相信我能行”。激励学生为“塞上新五宝”演示文稿中的“黑宝”和“绿宝”幻灯片分别设置你认为合适的背景。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练后演示学生说说过程。
在学生完成了第一个任务的情况下,我对学生说:在我们上面的操作中为幻灯片设置的背景颜色都是单色的,其实我们还可以为幻灯片设置更复杂、更漂亮的背景颜色。出示任务二:为“塞上新五宝”演示文稿中的标题幻灯片设置背景。教师:让我们大家共同探究找到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为了让大家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老师这儿为大家提供了三种求助方式,1自学课本P52做一做的步骤;2向同学请教合作完成;3请求老师的帮助。学生的求知欲望依然很高,他们会主动学习尽快掌握设置幻灯片的方法。然后我根据学生完成结果归纳板书。
大屏幕出示“小小设计师”练习题。教师:我们都是小小设计师,为“塞上新五宝”演示文稿中的“白宝”和“黄宝”幻灯片设置一个你喜欢的渐变填充背景。学生练后教师出示大屏幕上的“你真棒”动画图片并送给学生每人一朵花,奖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为演示文稿添加背景的两种方法,设置幻灯片背景的关键是设置的颜色要和谐、美观。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想通过给出的两个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寻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于创新的思想。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刻理解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能更加熟练地掌握设置背景的使用技巧,使学生尝到成功完成任务的喜悦。并能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三、大胆创作 展示自我
教师出示幻灯片“我的幻灯片我做主”。
教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我爱我家”演示文稿设置背景。学生完成后展示练习结果,并说说自己的设想。
教师:下面老师播放“我爱我家”演示文稿,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来比较自己的作品,找找别人作品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然后完善自己的作品,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学生看后动手对自己作品作进一步的修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想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的根据需要来为“我爱我家”幻灯片选择不同的方法设置背景,使自己的幻灯片看起来更加美观,协调,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熟练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课堂评价 拓展延伸
(一)小结及评价——评选班级“智多星”
1、(出示幻灯片:自我评价表)请同学们根据评价内容,看看你能得几颗星?
A、我会利用填充效果设置幻灯片背景吗?(知识星)
B、我会区分背景设置中“关闭”与“应用全部”吗?(能力星)
C、我会设置背景和谐的幻灯片吗? (智慧星)
学生自评后说说看,你能得几颗星,评选班内“智多星”。以小组形式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课堂小结
本环节通过学生的小组互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怎样设置幻灯片的背景,了解了“全部应用”和“关闭”两种按钮的不同作用。”同时能熟记多练,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自己对别人学习本节知识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3、通过拓展延伸(秀出你的风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设置出富有个性的背景。学生完成后,小组推荐最满意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同时共同评议作品值得学习的地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设计出富有个性的幻灯片背景,更充分的展示自己,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
三、设置幻灯片背景
任务一 设计 背景样式 设置背景格式 填充
纯色填充:填充颜色(粉红色) 关闭
任务二 设计 背景样式 设置背景格式 填充
渐变填充: 预设颜色(孔雀开屏)
方向 (线性向下) 关闭
【教学反思】
《设置幻灯片背景》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即“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大胆创作,展示自我”——“ 课堂评价,拓展延伸”。
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能紧紧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得以充分应用,力求让学生都能亲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因为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可能没能全都记住或掌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分开来讲或者一对一教学,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此外,作为一名教师,语言需要进一步锤炼,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