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VB可视化编程的方法》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初次接触VB程序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我在组织教学时将一些内容分解为几个小内容分别组织教学。通过用户登录应用程序作为一个较为简单、更吸引学生的例子来开展教学,并把编程与控件二部分内容相互渗透,从需要出发进行讲解。本课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学会建立、调试运行一个简单程序,锻炼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发奋学习的意志。 本课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是创设的一个较简单的程序吸引学生去积极参与的 “目标”,调动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学习,并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矫正,让学生先了解、再模仿、自学直至创新,以此带动教学全过程,进而完成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它与在中学开设程序设计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致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 信息技术(选修1)》。 ? Visual basic是整个高中选修课程之一,对学生来说也是较难的部分。本书开始以算法为例,多是学生熟悉的数学公式,把数学运算公式放到VB中编程运用,这对学生来说较容易掌握。本节内容为该书的第三章第一节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对可视化编程的方法等操作的讲解。本节课以大家熟悉的“用户登录”应用程序设计为例,把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用户登录应用程序设计操作的全过程进行诠释,并通过VB本身的“所见即所得”的编程环境,让学生在模仿教师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亲身设计用户登录程序实践来加深本节知识的理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熟悉visual basic 6.0的环境界面,并熟悉程序基本语句、基本结构、代码编写的基本格式,对程序代码的编写有一定体验。但是VB程序设计大部分同学以前都没有接触过,平时也用不到,而且学生通常一听到编程序就特别畏惧,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太专业了。因此,让学生通过在VB的入门阶段,采用小步子教学的方法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到用VB编程序并不是很难,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学方法 ? 任务驱动、“讲、演、练”法。 ?4.教学手段 ? 计算机教室、电子白板、电子教室软件、教学演示文稿课件(PPT),用户登录程序(EXE)和源代码。 5.教学时间 一课时 ? 三、教学目标框架设计 ? 1.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1)掌握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建立工程→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设置对象属性→编写程序代码→调试运行程序→保存和编译应用程序)。 2)通过分析用户登录程序,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 3)能够利用控件工具在窗体上创建标签、文本、框按钮等对象,并学会通过属性窗口修改对象的caption、text属性值等;? 4)通过编写程序代码,加深对对象的属性、事件、方法的语法格式的记忆。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VB面向对象语言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 ?本节将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之喜悦,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用户登录编程设计实例,体验VB语言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VB编程的兴趣和学生对新技术的追求和向往。 ? 2.教学重点 ?1)用VB工具箱中的工具设计程序界面 2)懂得修改对象的属性 3)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4)运行调试、保存编译程序。 ? 3.教学难点 ?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四、教学过程设计 ?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通过演示脱离VB集成开发环境的用户登录程序,让大家先从感观上体验用VB平台开发编的程序界面友好,并能在Windows系统下直接运行。体会让程序对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的合法性检验的功能 认真听讲。 直观体会 展示:教师已经编写好的用户登录程序(Login.exe)。 ? ? ? ? 认真听讲。 ? ? ? 观看用户登录所具有的功能。 ? ?用一个学生看似很神奇的软件引入,并告诉他们我们自己也可以编写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 并引出了本节课的任务。 新课教学 VB的对象被抽象为窗体和控件,因而大大简化了程序设计。一般需要经历:(展示PPT) 建立工程→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设置对象属性→编写程序代码→调试运行程序→保存和编译应用程序等步骤。 任务: 编制一个“用户登录”应用程序 要求: (1)单击“登录”按钮,可以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假定用户名和密码分别为“admin”和“abcdef”)的合法性进行检查。若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均正确则显示另一个窗体,并在该窗体中显示“登录成功!”字样;否则,显示“输入非法,请再次输入!”字样。 (2)单击“重置”按钮,可将文本框内容清除。 (3)单击“退出”按钮,则结束程序。 实现操作: (讲解+操作演示) 一、建立工程 建立一个工程有两种主要方法: 方法1:启动VB后,在弹出的“新建工程”对话框中单击“打开”按钮,进入VB集成开发环境。此时,该工程的窗体设计器中显示一个有待设计的空白窗体,其默认名为Form1。 方法2:在VB的集成开发环境中,选择“文件” →“新建工程”选项,在“新建工程”对话框中双击“标准EXE”选项。 二、创建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界面既是展示程序信息的场所,也是用户操作应用程序的地方,设计优良的界面能让人赏心悦目。界面由对象即窗体和控件组成,所有控件都放在窗体上。而窗体是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 1、怎样打开控件箱呢? 单击“视图”→“工具箱”。 2、如何创建图形用户界面? ①在控件箱上单击需要的控件对象按钮,在窗体上画出来。 ②在控件箱上双击需要的控件对象按钮,然后在窗体上移动和调整控件。 3、本程序需要创建两个窗体Form1和Form2,在Form1上需添加两个标签、两个文本框和三个命令按钮。 ①添加窗体Form2,选择“工程”→“添加窗体”; ②在Form1上添加两个标签; ③在Form1上添加两个文本框; ④在Form1上添加三个命令按钮; ⑤选中Form2,中央添加一个标签; 用户界面设计时组成的元素(控件)以能实现界面所要实现的功能为主要目标。界面大小要得当,控件的逻辑位置恰当,控件的大小、字体字号要适当,布局合理,整体平稳。 三、设置对象属性 如何设置对象的属性? ①选对象:在界面选取要设置属性的对象,或在属性窗口选择对象。 ②修改属性值: 方法一:在其窗口的属性名称选择要修改的属性名,删除其右侧的默认值,输入要修改的属性值。 方法二:在程序代码中进行设置,语法格式为: 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 Form1和Form2窗体中控件的属性设置 窗体名 对象名 属性名 属性值 Form1 Label1 Caption 用户名: Label2 Caption 密 码: Text1 Text (清空) Text2 Text (清空) PassWordChar * Command1 Caption 登录 Font 仿宋体,小四号 Command2 Caption 重置 Font 仿宋体,小四号 Command3 Caption 退出 Font 仿宋体,小四号 Form2 Label1 Caption 登录成功! 提示: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用户界面在上机动手设置前,纸上画好草图,将各个控件如上列入表格中,填写它们属性值。 四、编写程序代码 编写程序代码在代码编辑窗口中进行。 本程序需对窗体中的3个命令按钮要响应的单击事件编写程序代码,具体操作如下: ①双击窗体上的“登录”按钮,打开代码窗口,输入以下的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dmin"为预设用户名,"abcdef"为预设密码 If Text1.Text = "admin" And Text2.Text = "abcdef" Then Form1.Hide 'Hide是隐藏第一个登录窗体Form1 Form2.Show 'Show是显示第二个登录成功的提示窗体Form2 Else MsgBox "输入非法,请再次输入!" 'MsgBox是为弹出输入错误提示信息函数 End If End Sub ②在代码窗口的“对象”下拉列表中选择Command2,“事件过程”列表中默认选择单击事件Click,代码窗口中出现相应的过程头和过程尾,在之间输入以下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ext1.Text = ““ ‘清除文本框内容 Text2.Text = “” ‘清除文本框内容 Text1.SetFocus ‘文本框1获得焦点 End Sub ③同理,在代码窗口中输入第三个“退出”命令按钮的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End ‘退出程序 End Sub 至此,程序设计工作结束,即编写了三个事件过程代码。 五、调试运行程序 执行编写好的程序,观察运行情况。如果程序运行出错,或未能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则需要对程序进行调试修改,直到程序正确运行为止。 方法1:在主菜单上选择“运行”→“启动”选项。 方法2:按F5键。 方法3:在工具栏上单击 “启动” 按钮。 具体的调试方法将在第二节内详细学习。 如何保存和编译成应用程序呢? 六、保存程序 方法1:选择“文件”→“保存工程”选项。 方法2: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工程”按钮。 注意:保存程序时必须分别保存窗体文件及工程文件。 窗体文件后缀名为“.frm” 工程文件后缀名为“.vbp” 七、编译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 对于调试好的应用程序,需要编译生成能够脱离VB环境在Windows平台上独立运行的可执行文件(.exe),这样才能被广泛应用。 方法:选择“文件” → “生成Login.exe”选项,本程序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是Login.exe。 八、验证 退出VB,找到并双击所生成的Login.exe文件,观察运行结果。此时,该程序运行时已经脱离了VB集成开发环境。 ? ? ? ?认真听讲。 ? ? ? 仔细观察用户登录外观界面,对照要求了解界面上有哪些元素组成。 ? ? ? ? ? ? ?? ? ? ? 认真听讲,仔细观看教师演示操作 ? ? ? ? ? ? 注意观察演示程序中的界面布局。 认真听讲,观看老师示范操作。 ? 先听讲,看示范操作设置控件属性。 学生行动,模仿练习。 新建工程,在窗体中添加控件,合理布局各控件,对照表格设置各控件的属性。 认真听讲,注意观察三个命令按键代码输入的方法。 跟着老师分析、读懂程序代码。 观看运行情况和结果。 马上行动: 学生自己将上述代码按要求输入代码窗口,并保存程序。 学生看演示,练习体验。 整体了解VB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步骤。 ? ? ? ? ? 了解用户登录应用程序的要求和实现的功能,熟悉外观及组成的控件。 ? ? ? ? ? ? ? ? ? 会新建工程,并知道VB开发应用程序编程是以“工程”为项目的。 ? ? ? ? ? ? ? ? ? ? 学会用户界面的设计,遵守界面设计的一般原则,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审美观。 ? 让学生自己动手创建用户界面,美化界面,布局控件,设置各控件属性。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查看学生练习情况,并指导。 带领学生分析程序,并完成任务 教师输入代码(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可直接复制程序代码),逐行解释代码的作用,让学生读懂程序。 特别提醒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注释习惯。 教师演示。 (为节省时间,可事先将代码发送到学生机上,便于学生复制) 教师查看学生录入代码和保存情况,提醒学生分别保存窗体文件及工程文件。 教师查看学生操作情况。 拓展提示 a)你满意现在程序用户界面吗?能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 b)你希望程序还需完善哪些功能? 学生思考 ?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 ? 课堂小结 (1)VB可视化编程的一般方法 (2)设计用户界面,添加窗体和控件 (3)设置窗体和控件的属性 (4)调试运行程序 (5)保存程序 (6)编译程序和验证 课外练习 课本92页练习。 (编写一个“俱乐部会员入会登记程序“) 五、课后反思 ? 本节课紧紧围绕记事本小程序展开,以手机为例使学生对对象、属性、方式、事件等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在进入到VB的世界,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 本节课上我最满意的地方是例子的选取,本节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展示了一个记事本小程序,在展示完程序所具有的“神奇”后告诉学生我们也能自己自作一个文本编辑器,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来看,本节课上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写完一个事件过程的代码后,不用教师多说学生就开始思考写下个过程代码,尤其是更改文本框字体颜色这部分代码,动作快的学生主动尝试代码的编写,并在课堂上就要求老师快点讲,快点讲。本节课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 另外一点就是对对象的caption属性和名称属性的讲解有了小小的尝试。由于它们默认的属性值是相同的,为了将它们加以区别,在以往上课时我总是对比着讲这两个属性,结果事与愿违,学生反而将这两个属性混淆起来了。而这次我做了小小的改进:在界面设计画命令按钮时,我第二个命令按钮用复制的方法,然后与第一个命令按钮比较,两个按钮上会显示一些提示性文字caption属性是一样的(command1),但属性窗口中它们的名称是不一样的,就像两个穿一样大小、一样颜色、一样款式的衣服双胞胎,但都有自己的名字,别人是通过他们名字来区别的,就象在程序中的对象是通过名称来区别,而不是通过caption属性(提示性文字)就象双胞始不是通过衣服来区别一样。通过这样对比的不仅将名称属性和caption属性的含义表述清楚了,而且很容易将两者区分出来了。 ? 在本次课中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来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这节课上学生积极踊跃,而我却没有能够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来表现他们的表现欲望,没能给学生及时的鼓舞,不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 从效果来看,我个人感觉这节课的课程设计很成功,但也有不足的地方,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