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触手可及的物联网》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节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每两周一课时(隔周有课)。经调查,75%学生家里具备网络条件;72%的学生表示上网查找并下载所需资料完全没问题;92%的同学有自己的微信;60%的同学表示喜欢或非常喜欢小组形式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高中信息技术选修Ⅰ模块2《网络基础》中的物联网部分,其学业要求是:理解物联网的概念,认识与物联网相关的应用;体验日常生活中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其他相关网络应用(蓝牙、NFC等);了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及其功能,描述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物联网的概念; ②了解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③能列举身边的物联网应用实例; ④体验NFC、百度地图导航的使用; ⑤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过程与方法】 课前:以导学案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多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并从中体会合作、沟通、聆听等技能的重要性。 课中:课堂以“认识概念→列举实例→实例分享→亲身体验→原理分析”为主线,层层推进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 课后:完成学生自评和师评,反馈学生评价结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验物联网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②自觉、合法、文明使用物联网应用实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应用体验; 【教学难点】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五、教学策略 物联网的应用已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然而,“物联网”于学生却是全新的概念。本节设计以导学案入手,课前让学习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导学案,让学生对“物联网”建立初步认识;课堂以“认识概念→列举实例→实例分享→亲身体验→原理分析”为主线,层层推进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课后进行学生自评和师评,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本策略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取“学主教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策略,充分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播放3月18日清远马拉松赛当天相关视频,引出课题——触手可及的“物联网” 师:3月18日,我市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跑者盛会”——清远马拉松赛,活动当天,南方+全程进行了现场直播!直播的现实有赖于物联网的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联网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以身边熟悉的事例导入,凸现物联网“触手可及”,激发学生快速形成头脑风暴。 【新课学习】 ⑴认识事物,概念先行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物联网”的概念 师:那么,什么是物联网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回答“物联网”的概念。 师:结合上图,对物联网概念进行补充讲解,并简单介绍其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回答“物联网”的概念,增强师生互动的同时检查学生课前“导学案”的完成情况。②呈现物联网“物物相连”的图片,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理解物联网的概念。 ⑵实例出发,近距离认知“物联网” 环节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物联网应用实例。 师:在我们身边,还存在很多物联网的应用实例,请同学们举例? 生:列举身边的物联网应用实例 师:对学生回答给予适当补充,如下图: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回答,发散学生思维,形成头脑风暴;②以“图片+文字”补充实例,让学生形成更感性的认识。 环节2:学习小组分享已有的物联网应用体验 设计意图:①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②同学分享体验,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新事物、新理念。 环节3:实践体验 活动要求:以导学案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以下任意一项任务。 任务一:手机扫描生鲜家禽脚环二维码,查看所购买家禽的产品名称、产地、屠宰点、宰杀时间等信息; 任务二:打开手机的NFC功能,查询市民卡余额,并尝试为市民卡充值; (开启NFC功能:打开微信→我→设置→通用→开启NFC功能) 任务三:手机下载并安装百度导航,①查看从我校到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的的公交线路、用时;②查看当前从我校到城市广场的驾车用时和快车费用。(需截屏保存查询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敢于、善于、乐于使用典型的网络服务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的思维意识。 ⑶原理分析,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教师以实践环节中的“任务一”为例,简单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设计意图:以实例分析,让学生对物联网的原理有更直观的认识并快速形成头脑风暴。 【课程回顾】教师以思维导图梳理本节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迅速产生“头脑风暴”般的体验,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迅速串联起来,理清物联网的相关知识,并内化知识。 七、完善学生评价(学生自评+师评) 八、课后反思 应市教育局就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开展研讨学习活动要求,我代表本校上一节课参与研讨。经思考,我决定选择新课标(2017年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Ⅰ模块2《网络基础》中的物联网部分。根据课标,该部分内容的学业要求是:理解物联网的概念,认识与物联网相关的应用;体验日常生活中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其他相关网络应用(蓝牙、NFC等);了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及其功能,描述其工作原理。 物联网部分的内容是新课标(2017年版)新增内容,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全新的知识点,基于师生无教参教材的情况,我决定课前发放导学案,尝试“先学后教”,同时从身边的事例出发,消除学生对“物联网”的陌生感,按学生的认知过程,以“认识概念→列举实例→实例分享→亲身体验→原理分析”为主线,层层深入、展开教学,课后尝试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实事证明,本次尝试是成功的,得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得到市区兄弟学校同学科30多位听课教师的一致肯定。 我觉得课程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课前准备到位及选取了恰当的课堂实例。 课前准备主要表现在:①课前教具、教学设备的调试——课前确保学生用机的正常运行;事先设好无线路由,以便课堂上为学生提供wifi连接网络;对课堂所用到的手机投屏软件进行反复测试;准备课堂实践环节用到的生鲜家禽脚环(我市市区于3月20生鲜家禽上市);②导学案的处理——提前两周发放导学案(学生隔周有课),每隔一周检查完成情况;③课前调查学生手机是否有NFC功能,并提醒手机有NFC功能的学生上课时带上市民卡。 准备恰当的物联网应用实例:①录制各种物联网应用实例视频超过10个,如引入用到的清远马拉松赛相关视频、实例分享用到的利用手机NFC功能查询市民卡余额并尝试充值的视频、共享单车使用视频、云柜使用等视频;②课前两天,要求学生上交导学案的完成材料,初步了解学生的完成质量,并定好于课堂分享的学生名单;③根据学生的分享实例,调整老师课堂分享实例,以避免重复。 细细回想全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于导学案: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依赖小组成员完成;小组间水平差异大,对导学案第三题实例分享,部分组未能把实例形成PPT或视频。针对问题一:我觉得下次可以要求学生细化任务分工、加强小组长的责任意识,让小组长有效监管小组成员完成小组任务并及时向老师汇报其进展情况;针对问题二:小组以“自由组合+教师协调”进行分组,尽可能让各组知识水平均衡,让各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对于教师:课堂上对学生肯定、鼓励不足;对个别学生回答的评论用语不够准确到位,这有赖于日后在该方面加以锤炼学习。 经过本节教学,我深有体会:课前准备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日后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我将更加重视课前准备,特别是让学生也参与其中,尽量让师生都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知识的学习。 (下附学生导学案、学生自评量规) 《触手可及的物联网》导学案 组长: 组员: 一、认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 物联网是各种 的综合应用,通过把 、 、 、 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 与 相连接,进行信息 和 ,以实现智能化 、 、 、 和 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通俗地说,物联网就是一个“ ”的网络。 负责组员: 二、试简述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负责组员: 三、列举身边的物联网应用实例(至少3种),并选择其中一种进行体验分享 应用实例: XX实例体验分享(最好做成ppt或录制视频): (本题要求组内至少分享2种不同的体验,并选出最佳体验于课堂分享) 负责组员: 温馨提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享。 ①技术应用(设备、功能、原理) ②使用方法(用文字或图片或语音或视频介绍具体步骤) ③使用心得(功能完善性、便捷性、存在问题、意见和建议(启发创新)) 四、试归纳分析物联网的基本框架 物联网的基本框架分三大层次,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试完成下表。 构成 实例 功能 感知层 网络层 应用层 负责组员: 温馨提示:请各小组充分发挥已有知识和经验,或查阅相关书籍或借助互联网或亲身经历,认真完成本导学案,并对采集到数据进行必要的整合处理。预祝大家在小组合作中收获满满! 学生自评量规 课前,对小组所分配的导学案任务,你的任务完成情况? 自觉按时完成,完成效果好 B、在组长催促下完成,完成效果好 在组长催促下完成,完成效果一般 D、未能按时完成 课前,在导学案学习过程,你的合作学习情况? A、合作意识强,独立完成分配任务的同时乐于为有需要的组员提供帮助 B、服从小组分工,独立完成分配任务 C、服从小组分工,在组员协助下完成分配任务 D、依赖组员完成分配任务 3、你的课堂表现情况? A、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善于思考,没有违纪现象 B、认真听课,善于思考,没有违纪现象 C、听课比较认真,能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偶有走神等违纪现象 D、听课不认真,走神等违纪现象比较严重 4、通过本节学习,你是否已经理解物联网的概念? A、完全理解 B、理解 C、不太理解 5、通过本节学习,你能具体说出多少种物联网的应用实例? A、20种以上 B、10-20种 C、5-10种 D、5种以下 6、通过本节学习,你对物联网基本架构的认识情况? A、能熟练说出物联网基本架构的三大层次及各层功能 B、能说出物联网基本架构的三大层次及各层功能 C、能说出道物联网基本架构的三大层次,但不知各层功能 D、不知道物联网基本架构有哪三大层次 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评价量规(师评) 评价指标 (权重) 好 较好 需要改进 教师评价 小组分工 (25分) 小组分工合理,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担任不同的工作。各成员出色完成自己任务 小组成员分工基本合理,任务基本明确。各成员能完成自己任务? 小组缺乏分工,任务不明确,出现一人包办现象。各成员不能很好完成工作? 合作态度 (25分) 小组成员愿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在分工的同时能很好帮助本组其他成员完成工作,体现协作精神 小组成员能较好开展合作学习,成员能基本参与到合作中来。小组成员能完成基本的协作,能在老师引导下帮助本组同学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排斥合作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不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小组内缺乏协作,每一个成员都只知道完成自己的工作 小组交流 (25分) 小组内交流热烈,能通过讨论得到新的方法得到新的启示 小组成员能完成基本的交流,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成员间缺乏沟通,不能有效进行交流 合作效果 (25分) 在小组分工协作下出色完成任务,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得到新想法 小组在分工和协作下基本完成任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小组学习任务完成比较差,没有体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