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Arduino的智能化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智能温湿度检测装置设计的过程,能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能用技术语言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2.经历智能温湿度检测基本电路搭建的过程,选择Arduino主控板、面包板和DHT11温湿度传感器、LED小灯和蜂鸣器,制作智能监测装置,并进行测试和优化,选择相应的技术试验方法开展试验。 3.经历Arduino图形化编程工具Mixly的设计与运用过程,尝试提出多种智能化应用方案,体悟和谐的人机关系,形成合理、规范的技术意识。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Arduino技术设计实现智能化控制,采用分组实践的形式,用Arduino主控板、DHT11温湿度传感器、LED小灯和蜂鸣器制作智能温湿度监测装置的设计,开展项目探究,让学生合作探究,通过项目的创意、设计、实践、展示、优化完成知识构建和技术应用。项目实践的过程可以采用“总-分-总”的方式进行。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学校网络核心机房是学校服务器设备和网络管理保障的重要场所,环境温度上升后,导致电子设备失灵。服务器等设备需要保持制造商规定的温度/湿度范围(22℃、50%),请大家思考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湿度检测及报警装置?? 教师展示学校网络核心机房照片,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己学知识,实现实际需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温湿度检测的设计原理,思考需要用哪些器材?如何实现?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结合夏季温湿度环境,让学生发现技术问题的重要性,思考技术在案例中的需要的器材和基本技术应用原理,培养学生的信息和技术意识。 【过渡】 从PPT中的学校智能化环境检测系统,我们发现了温湿度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开源硬件Arduino主控板来实现类似的智能化应用吧。 环节二:分析思考教师:大家按照3人小组为单位,结合下发的任务单材料,讨论怎样设计实现智慧环境检测系统的效果,可以画出设计草图,确定本小组的创意设计。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思考新颖的广告灯设计,激发学生对创客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并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画出设计草图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讨论、交流小组的设计方案,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创新设计能力。 环节三:动手实践 任务一:小试牛刀:点亮一盏小灯 教师:演示Arduino主控板、面包板和LED连接及调试。 学生:分组连接电路、编译程序、调试,初步实现自己的创意。? 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加强对电路连接、程序编写、调试进行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设计意图】 在项目作品制作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生通过Arduino主控板知识和LED小灯来完成作品的制作,完成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初步培养学生的物化能力。 任务二:动手实践温湿度检测 教师:演示Arduino主控板、面包板和DHT11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及调试。 学生:分组连接电路、编译程序、调试。? 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加强对电路连接、程序编写、调试进行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设计意图】 学生根据之前的设计思路,将创意由思路设计变成现实模型,逐步实现自己的创意。 环节四:分享交流 教师:组织各小组展示、介绍项目创作及功能演示。 学生: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级展示,交流作品创作过程。 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思路、流程图、系统搭建、元器件使用、程序编译,尤其是使用到的相关编程语句。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展示,激发学生小组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强化小组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同时结合项目创作过程的介绍,为学生知识构建提供认知来源。 环节五:知识构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智能温湿度检测的实施步骤、技术应用,并在黑板上适当板书。 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 以学生合作探究为载体,结合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引导学生对项目创意、途径、方法进行内化,完成知识的建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环节六:拓展提升 教师:温湿度检测后,如何实现报警?教师展示PPT,引导学生分析、改进,如增加蜂鸣器、手机短信通知等方式。 学生: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完善作品或者进行新的创意探究。 【设计意图】 大家通过刚才的小组展示和归纳,了解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原理以及其他小组的亮点,请继续完善本小组的项目。通过知识构建和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和物化能力。 环节七: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问你有了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提炼、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PPT展示基本知识框架。? 【设计意图】 检验本节课课堂教学效果和目标达成情况,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应用。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的情境任务来源于生活,通过任务分析,引导学生讨论温湿度检测工作原理,并思考如何结合Arduino和温湿度传感器的使用进行设计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技术思维。 在教学任务设计时,考虑学生认知和差异,进行分层设计,对Arduino编程由简到难,引领学生尝试从单一小灯到选择判断语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延时、变量及循环控制的应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程序设计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工程思维。 在任务实践方面,引导学生从点亮一盏小灯、温湿度传感器使用、添加蜂鸣器报警,逐步拓展,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物化能力。 存在的问题:合理把控时间,让学生任务实践更充足;任务拓展时可以启发学生,让学生大胆想象、动手实践自己的创意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