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是音乐达人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一节“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内容,从这一节开始,将带领学生走进多媒体世界,了解多媒体加工的一般过程,感受多媒体技术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具有网络音乐下载经验。但大多数学生很少使用电脑录音,对音频信息的加工也很陌生,因此学生对学习音频信息的处理需求比较强烈。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音频信息的采集方式; 2、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音频,表达信息; 3、客观分析和评价音频信息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利用电脑和耳麦采集声音 2、利用Cool Edit Pro对音频简单加工 难点:伴奏音乐和歌声的切合 五、教与学方法 教法:讲授、任务驱动 学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播放自制的伴唱音乐。 “唱的好不好?” “老师录制的歌声经过软件加工,再配上伴奏音乐,我就是音乐达人。” 同学们想不想也做一回音乐达人? 1.欣赏、评价音乐。 2.有说好,有说不好。 活跃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音频信息的采集 任务①: 观看《录音机使用》微课视频,录制你最喜欢的歌,以“姓名—歌名”文件名命名保存并提交给老师。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声唱出来。 1.学生学习微课。 2.操作“录音机”软件录制歌声,将保存的声音文件保存提交给老师。 3.根据《录音效果评价表》做自我评价。 微课讲明录音参数的调整和录音方法,降低初学者难度,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作品展示 1.让学生在教师机上演示录音操作过程。 2.展示学生录音作品,并让其他的学生给以评价。 3.噪声、音量小等都可以用Cool Edit进行处理。 1.观看演示,思考质疑。 2.欣赏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主要依据评价表) 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发现问题,质疑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音频信息的加工 任务②: 学习《Cool Edit操作》微课视频,将你录制的声音进行处理,配上伴奏音乐,混缩为一个文件,以“姓名—歌名”的文件名命名提交给老师。 教师巡视指导。 1.下载伴奏音乐,学习《Cool Edit操作》微课。.操作Cool Edit软件对歌声进行剪切、降噪、调节音量、混响、淡入淡出等操作。并将加入伴奏音乐后的混缩文件保存,提交给老师。 2.依据《混缩作品评价表》自我评价。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音频加工的魅力。 作品展示 1.展示操作:让学生在教师机上演示Cool Edit加工音频的操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2.展示作品:播放学生的作品,并让其他学生给以评价。 1.观看演示,思考质疑。 2.欣赏作品,给出恰当的评价。 通过演示,加深学生印象,展现学生自我。 评价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质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体验了用录音机采集声音,用Cool Edit加工声音,并加上伴奏音乐混缩成了翻唱音频,你们都是音乐达人!Cool Edit也有录音功能,如何让歌声和伴奏音乐切合的更好,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自行探索,相信你们这些音乐达人一定能做到。 思考、知识再现。 回顾本节知识,鼓励学生后续学习。 七、教学反思: 本课中,学生在教师引领和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亲自体验了音频采集和加工的基本过程,感受到音频加工的魅力,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用微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课堂效率。 学生音乐素养和操作技能存在差异,应考虑如何协调。 录音效果评价表 班级: 姓名: 评 价 项 目 有没有无声的内容 有□ 无□ 有没有杂音 有□ 无□ 音量 大□ 小□ 适中□ 音色 干涩□ 圆润□ 混缩作品评价表 班级: 姓名: 评 价 项 目 有没有无声的内容 有□ 无□ 有无杂音 有□ 无□ 音量 大□ 小□ 适中□ 音色 干涩□ 圆润□ 歌声和伴奏音乐步调统一 统一□ 不统一□ 有没有创意 有□ 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