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1计算机的安全使用作者重点难点学课型新授课时1识记理解运用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安全,能区分计算机安全内涵的三个方面。√√2、、知道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带来的危害,感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熟悉其中一种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3、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和网络道德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安全内涵,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难点: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教学媒体幻灯片演示,视频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回看2017年5月14日关于勒索病毒的新闻视频,导入新课《计算机的安全使用》,如何才能做到安全使用计算机呢?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计算机的安全呢?自学完成(二)计算机安全的三个层次是什么 (1)物理安全(2)运行安全(3)信息安全(三)计算机安全面临的两大威胁1、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分别是什么?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并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黑客:一般来讲尤指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从而非法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人。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传染性;(2)隐蔽性;(3)破坏性;(4)潜伏性;(5)触发性3、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1)、突然出现经常性无缘故的死机、蓝屏。(2)、系统运行过度明显变慢。(3)、丢失文件、文件损坏。(4)、陌生人发来陌名其妙的电子邮件。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安全意识。(2)、使用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通过新闻,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阅读教材,找到其定义并初步理解。通过视频,了解并掌握什么是病毒,什么是黑客。通过视频,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感染病毒时的症状,以及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三、分组测试1.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病毒”是指______A、细菌感染B、生物病毒感染C、被损坏的程序D、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2.对于已感染了病毒的U盘,最彻底的清除病毒的方法是_____A、用酒精将U盘消毒B、放在高压锅里煮C、将感染病毒的程序删除D、对U盘进行格式化3.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______A、只会感染,不会致病B、会感染致病C、不会感染D、会有厄运4.以下措施不能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是_____A、保持计算机清洁B、先用杀病毒软件将从别人机器上拷来的文件清查病毒C、不用来历不明的U盘D、经常关注防病毒软件的版本升级情况,并尽量取得最高版本的防毒软件?5.下列4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______A、潜伏性B、传染性C、激发性D、免疫性四、欣赏视频《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五、分组宣读文明上网承诺书六、欣赏歌曲《文明上网四字歌》七、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八、作业通过分组测试,小组中同学间交流讨论思考作答。进一步掌握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学生欣赏并理解交流讨论汇报学生跟着学唱师生共同总结反思教学心得本节课,学生反响热烈,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了解并掌握了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防治措施。成功之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知识理解不是很好,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计算机病毒的文章加深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