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神奇的艺术字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艺术字》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7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word xx文字处理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word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添加艺术字,使得文章更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也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全面学习word和培养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掌握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2、 学会编辑艺术字; 3、熟练应用艺术字来修饰文档。 过程与方法: 教师演示与学生探索相结合在具体实践操作中熟悉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感恩情怀,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在文档中车如艺术字的方法,学会编辑艺术字; 教学难点: 熟练应用艺术字来修饰文档?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完全的被动到稍微的主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但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心,注意的范围小,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注意有强烈的兴趣性、直观性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老师应经常鼓励和引导。教师应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教师的教学应该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的满足,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通过精心设计,教师可以把内容教得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以“任务驱动法”为主,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探究──合作──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比较法、演示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为自持教师的教,我利用powerpoint,争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自主性,实效性。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野生动物,我们为野生动物做了漂亮的图册。在制作图册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艺术字,并将它运用到自己制作的图册中(图片) 你也想要运用这种神奇的艺术字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字的世界吧! (二)新授: 1、插入艺术字 2、学生自学: (1)练一练 3、调整艺术字 (1)学生试着练习 (三)练习 1、练一练 2、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 学生汇报小组演示师生共同评价,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教学板书 第7课神奇的艺术字 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学会编辑艺术字 八、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是以一节示范课给学生生展示的。刚开始,并没有想到效果会很好,因为有许多知识认为孩子们感悟不到。但是在实际上课时,学生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是以一节示范课给学生生展示的。刚开始,并没有想到效果会很好,因为有许多知识认为孩子们感悟不到。但是在实际上课时,学生们的感悟和实际操作令我十分的感动,整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基础。设计任务具有很大的想想空间,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自己的想法,为学生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课堂以二人一组,让学生共同探索共同探讨。“学生主体性教学”一切以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