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魔术师 教学目标: 1. 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对“复制”、“粘贴”有感性的理解。 2. 学会让选定区域变形。 3. 能清除选定的区域。 重点: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难点:学会“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课前准备: 制作好范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朵最美丽的花,画在书本上。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展示一组校园内美丽的花坛和盆花的组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件出示flash动画《校园美景》 2、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花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伊始播放《校园美景》片段,学生聆听着悠扬的旋律,观看着本校的美景,一下子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们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愤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二、感受交流,设计“种子” 过渡:要画这么多的花,你有什么想法吗? 1、先要设计一朵美丽的花,我们可以把这朵花当作“种子”。 2、谁能设计这朵花呢? 3、请一位学生操作演示。 4、美丽的花朵还有许多品种。出示其他形状的花朵。 5、请学生设计一朵最美丽的花当“种子”。 6、简单交流学生设计的“种子”。 (设计意图:单纯讲授复制、粘贴学生会感觉比较乏味。因此,开展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孩子都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并“享受”快乐,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创作带来的乐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讨论交流,百花盛开 1、我们已经设计好了一朵花,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当成种子,种出很多很多的花呢? 生:复制,粘贴。 2、请一位学生操作演示。 3、讨论复制、粘贴的一般过程与方法,重点理解要先用“选定”工具选中“种子”。 4、如果学生对于连续粘贴不太明白的,可以用生活中敲印章的方法进行演示说明。 5、学生进行练习。 6、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将设计的一朵花变成很多很多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选定工具使用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掌握菜单工具的使用,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 四、童心未泯,千变万化 1、请学生观察范画(画中的几朵花发生了变化),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2、变了形的花是怎么来的呢?请学生互相讨论探究。 3、交流花朵变形的方法。 4、学生练习,看谁的花变化的最漂亮。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渲染学生对于种子变化的想法。当然学生有可能凭空设想,但不论学生如何说,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评价,在学生的对于变化花种子的盼望中引导学生思索操作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五、有错就改,清除画得不好的花 1、在交流花朵变形时,指出有的同学画出了不满意的花,请学生帮助解决,看谁的办法多。 2、 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找出问题,进而改之。) 六、完成范画(时间允许的情况) 1、让学生给这幅画添上背景,如小鸟等,提示学生可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注意要保存图画,并记录文件名。 3、 完成后小结本课。 (设计意图:美化校园并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连接。) 七、与同伴同乐,分享创作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及欣赏同学的作品,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学会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